别被罗振宇的得到大学骗了

三个月的得到大学学习结束了,除了没留级没能参加毕业聚会基本全程参与,身边有人陆陆续续问我得到大学的感受,作为怀揣一个巨大秘密的北京班第0期学员,我在这里做个小分享,核心主旨就一条:别被得到大学骗了。

1、关于课程

在没有深刻理解并达成两条共识前开始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盲目的,这好比要开车前需要提前知道地图,这两条便是:1、顶级的知识是鲜活地掌握在每个领域的高手手中,他们不一定会写书发教程,但确实存在。2、认同查理芒格所倡导的多元思维模型,得到大学的基本教案就是基于这个来开发。

有了地图你会发现,这个课程并不是封闭的,48种思维模型是有扩展空间的,但注意也不意味着越多越好(后面会讲到),并且也不是极其强的整体布局,可以看到点线面体或宏观中观微观的痕迹,但不妨碍整体是开放的。课程表达做了得到最擅长的易读性处理,这点极其具有迷惑性以至于很容易让人以为自己懂了。

2、关于同学

以北京班为例从我的观察大致是三类人进入了得到大学,了解这一点其实真的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三分之一是公认厉害的人(有title有闪光背景),三分之一是细分领域的牛人,不出名但是一聊就知道这人很牛逼,三分之一是看上去不一样的特别的人,我属于第四类运气好的人。这样的设计逻辑是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来的,回避了成为另一个商学院的可能,因为彼此的优势是非对称的,无法对比的,也就对产出充满了不确定性。

得到用前端的严格筛选换来了一种乌托邦式的大学体系的探索。同学之间的交流仍然有破冰的过程,但往往是在私董会之前,因为性格原因,我在一般交流很沉默在私董会完全是战斗状态,基本上一场私董会下来,大家就熟悉了,甚至怀念当认识的时候拘谨的样子。


1.png


(传说中的北京0期6组,现已扩大至17人)

因为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认同张泉灵的知识晶体理论,我1对1采访了小20个得到大学的同学,并且正在艰难输出采访心得(详见我之前的文章:《得到计划 | 001大海》)。消化完库存后会继续采访,争取2-3年完成阶段性产出(比如挑选48个然后出本书什么的)。最大的感受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不是礼貌性地回应而是真正聚焦在“我对他人而言最有价值的部分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时,会重新认识这个人,也更加感激得到。

3、关于聚会

每周一次的线下分享课和小组讨论会是得到大学的精髓,而私董会工具的传授让同学之间真正专注到达成彼此间的化学反应,放大了在单一问题上解决方案的角度和可能。因为在面试时就明确提出以老师的标准招聘学员,所以表达能力和知识传授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为了确保大课的分享质量,还有之前的训练和彩排(运气好的话罗胖也在场),请注意,没有遇到蔡钰指导的人生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能承受住她的点评和改进建议对如何整理并输出一个完整知识晶体帮助巨大,假以时日打通任督二脉都有可能。

4、关于收获

3个月的线上课+作业+线下聚会,在谈到收获之前,我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收获这个问题的边界:1、这给你的原有认知带来了增量 2、你彻底理解并吸收了某个思维模型并付诸实践 3、付诸实践的过程中你有了明确的提升。你看,这段标准的得到课程式的表述就算是收获之一。

除此之外,我的收获主要是两点:1、良心交付的意识,不置身其中其实很难有深刻体会,牛逼之处在于用模糊标准驱动确定产出。良心交付,我的理解就是尽最大资源和投入做好一件事,不因为当下的困难影响到受众的感受,真正将之理解为一份礼物。2、将知识体系化输出并分享的能力。

这是我一直有意无意干着的事情,以前的误区是这需要很深的知识积累和储备,但现在知道这里其实是有方法论。如何定义分享者和观众的关系?如何让你的观点打磨成形并对他人有所收获?如何做好高水平的演讲?这些我以往较为模糊的东西,在得到大学都找到了比较确切的答案。

看上去比较沮丧的是我筛选了脑子里的想法真就只是这两点,符合收获这个问题的边界。所以得到大学的课程目前为止在我身上的转化率是1/24,但我不认为这是个差的成绩,如果这段各位不是很有感受,我谈谈第五点。

5、关于幻觉

我在之前推文提到了《当心得到的幻觉》,其实这是需要全程提醒的,而且越是觉得“卧槽,好牛逼!”越是需要提醒自己,牛逼是得到的关你什么事。为什么标题叫做《别被罗振宇的得到大学骗了》,是因为时间太短,内容太深(教务长蔡钰真的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到大家,这点你会在蔡钰自己的课程里体会更深),每一节课又经过专业的易读性转化来确保你能听完,这带来的就是得到的幻觉——觉得自己掌握了什么,其实什么都没有。

所以更准确的表述是,别被你认为的得到大学骗了。世界上没有容易走的路,越好的知识服务需要自己的付出的也就越多,定位理论有个词叫配称,拗口,英文简单直白一个词:FIT,好的课程需要自己的努力去配得上。

我的建议是:你得提醒自己什么是收获,你关于收获的定义是什么?

作为性格内向的人,老天爷开恩我具备比普通人略好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公众演讲能力,但是水平一直不高,因此得到大学期间我特别留意了如何提升这点,加上年底成都我们有场计划内的活动需要用到,这几乎是最完美的学习条件:你感兴趣、周围有顶级高人指导、你马上就要用到。我以一个资质中等的学员说说这个过程。

首先48节课就有这个环节的涉及,罗胖本人亲述,并且我还私下里请教过,得到跨年演讲筹备期间我也换着法去多方打听了解。目的就是为了搞清楚: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观点输出水平,完成一场高水平的演讲。这涉及到几个方面:1、对内容结构的精细化处理 2、演讲和观众的互动技巧 3、正确高效的推进流程。

而结果是什么呢?我获得了明确提升,但这个过程不亚于蜕了一层皮,我人生中第一次见过了超过6万字的逐字稿,对内容结构的反复修改,最后几天的状态完全是神经质的,早上起来告诉小伙伴,今天这一稿太棒了,牛逼,到了晚上就全部推翻然后陷入恐惧,第二天又来一遍,以此循环往复。

这是一个真实的在我能力树上的提升例子,我无法想象3个月掌握48种思维模型的结果,至少在我身上这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在我最擅长的领域尚且如此,其他的如果不加谨慎,滑坡是必然的。

所以毫不意外的事实是,三个月其实大概率上收获寥寥,请注意这是不掺水分严格苛刻的收获。但这是得到大学的隐藏关卡,谁能想到毕业才是开始呢?(作者:大象)

企业信息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