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面临三大升级,金融科技如何应对新风口?

作者: 孟永辉   

/孟永辉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落幕带来的并不仅仅只是某个行业的变革,而是与之相关的一系列行业的深度改变,金融行业的变革正是这一系列行业当中的一个。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痛点和难题在政策监管来临之时被进一步放大,平台跑路、爆雷等现象随时产生。在这样一个时刻,我们来思考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再合适不过了。幸运的是,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出台之前,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新金融模式便已经开始出现,并且还是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

 

蚂蚁金服、微众银行、京东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巨头早已开始了有关金融科技的布局,他们通过将金融应用到具体行业当中来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更好结合,再加上他们通过对大数据、智能科技、云计算等新技术进行深度布局,金融行业的金融之外的属性被发掘出来。于是,一场由互联网巨头所引爆,以金融科技化为主导的全新的进化由此开始。

 

01

按照“互联网+”的逻辑,金融行业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仅仅只是简单相加,金融产品或服务售卖渠道的改变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所在。对于金融行业流程和本身的改造,互联网作为一种外部技术仅仅只能进行“表皮手术”,无法深度参与到金融行业实际运行当中。

 

正是由于这种内在逻辑的存在,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吸引用户的方式依然是高收益为主,安全性为辅。这其实是与金融行业本身的运行规律存在背离的,因为对于金融行业来讲,基于严密风控的安全性才是其根本,而收益到达一定程度之后风险是剧增的。因此,如何在保证严密风控的情况下,为用户谋取适宜的收益才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高收益仅仅只是对于用户有误导的话,那么虚假项目或标的则让用户的收益最终难以得到保障。由于互联网金融的用户思维和平台属性,最终导致了他们为了满足用户的投资需求和项目方的融资需求,需要不断上线新的项目。而面对海量用户的需求,单单依靠单个平台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于是许多虚假项目、不合规项目开始出现,当这些项目不断出现,整个平台的风险便会增加,甚至开始出现不可控的情况。

 

当政策层面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趋紧,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流量入口、项目入口开始有收紧的情况。这个时候,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流动性开始变差,早期发展过程当中的劣质项目、高风险项目开始暴露出来。于是,一场充斥着平台跑路和爆雷的互联网金融洗牌期开始上演。

 

好在前期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了金融行业会出现的痛点和难题,并且开始进行互联网金融转型成为金融科技的尝试。而传统金融机构通过将新科技应用到金融行业具体流程当中来优化金融行业本身的做法,同样让互联网金融转型成为金融科技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02

互联网金融本身的痛点和弊病最终让金融科技成为其未来不可忽视的主要方向。而金融科技本身强技术、弱金融的特点最终同样让金融科技不仅仅能够为自身生态体系进行“输血”,而且能够提供给传统金融机构,让他们实现自身流程的优化与完善。

 

以金融行业当中的风控环节为例,我们看到很多华尔街的金融巨鳄早已开始了智能风控的尝试。通过建立智能风控的模型来改变传统以人工为主的金融风控模式,从而将金融行业的风控模式转变成为以大数据、智能科技为驱动的风控模式。反观国内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则通过与互联网巨头的密切合作,通过互联网巨头对传统金融机构进行深度赋能来实现自我迭代与更新。

 

模式升级。互联网金融时代,互联网金融平台是通过用户获取和项目获取的方式来达到信息撮合的目的,其商业模式是以平台分成或中介费的方式实现盈利的。基于这样一种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平台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类型,不断提升金融产品收益来获取用户,继而再去为金融项目输送投资用户。的确,这种平台型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金融行业运行效率的提升,但是由于盲目地扩充用户量和项目量,同样给平台本身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后,金融科技公司盈利的方式是通过技术赋能和服务提供的方式来实现的。这种方式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中介费收取显得更加深度,可以让金融科技平台能够潜心研究技术创新,而非如何用高收益来获取用户,再用用户去吸引项目。从本质上看,这种模式的升级更加有利于找到破解互联网金融困境的方式和方法,让金融科技的延伸性更强。

 

技术升级。互联网金融的底层驱动技术其实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发端的,这种驱动技术所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平台模式和流量思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方式的确推动了金融行业的效率提升,甚至还促进了人们参与金融活动的行为和方式的转变,但是由于对于金融行业缺少改变,最终能让它仅仅只能停留在相对表层的状态,而无法真正参与到金融行业的实际运作过程当中。

 

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驱动技术已经从互联网技术转变成为大数据、智能科技、云计算、生物识别等新技术。相对于互联网技术的去中间化,这些新技术更加关注自身与金融行业的融合与联系,通过对金融行业具体流程和环节的改变来推动金融行业的深度变革。相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讲,金融科技更加深度和底层,因此它给金融行业带来的改变更加彻底和全面。

 

产品升级。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产品是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网络信贷、网络保险P2P等都是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所产生的产品。尽管这些基于互联网模式产生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金融行业的产品类型,但是盲目地去中间化,同样带来了诸多问题。当互联网金融平台承载风险的能力难以支撑用户需求的时候,平台便会出现跑路、平台等一系列的问题。

 

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后,金融与科技两者结合之后产生的不再仅仅只是表层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而是变成了相对较为底层的技术和服务,通过这些技术的推动来实现金融机构的蜕变和用户体验的提升。大数据AI、云计算、区块链其实带来的更是金融机构底层逻辑的重新建构,通过这种底层的建构再推动表层业务的发展与进化。

 

03

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金融行业开始进入到一个以模式升级、技术升级和产品升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只有真正实现本身变革的人才能抓住时代的风口。行业升级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只有真正能够抓住机会,迎接挑战的人,才能真正获得成长,实现蜕变。

 

金融行业的底层重塑打开了新的发展风口。其实,无论是模式升级、技术升级还是产品升级都为我们金融行业的全新发展打开了新的发展风口。新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传统金融行业的效率,而且能够提升用户体验。抓住这一次升级所带来的发展机会,远比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发展机会要大。从这个逻辑上来看,金融科技时代的来临将重塑整个金融行业,从而为金融行业的不同流程和环节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借助新技术来优化传统金融行业的运作逻辑,借此为新技术找到应用的空间和土壤,让底层的技术公司为金融公司实现赋能,从而推动新技术公司的发展和盈利。而金融公司则借助新技术公司提供的新技术、新手段来优化传统金融行业的运作逻辑,从而提升金融行业的发展效率。

 

由此来看,无论是从底层的技术赋能平台还是从金融行业本身来看,金融行业的升级改造都能够带来一次全新的风口和机会。抓住了这样一次机会,金融行业就能够迎合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最大发挥自身的支撑作用,推动更多行业的发展。

 

金融行业的升级同样带来了巨大挑战。由于金融行业涉及到诸多流程和环节,因此就注定了金融行业的升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经过反复试验、持续演进才能实现完美的融合与改变。如果金融行业的升级把握不好的话,它又将回到传统金融抑或是互联网金融的状态,最终与实体经济脱节。因此,做好新技术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才能迎接挑战,实现新生。

 

因此,我们必须在新技术与金融行业融合的过程当中做好平台深度赋能和元素深度融合两个方面的工作。对于平台深度赋能来讲,我们要告别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思维和平台模式,真正让新技术从底层对金融行业进行深度改造,而非仅仅只是将新技术看做是金融行业进行营销推广的工具。

 

对于元素深度融合来讲,其实就是将“科技”和“金融”两种元素实现融合,而非简单相加。这就是说我们要找到金融的科技呈现形式,科技的金融落脚点。只有真正将金融环节科技化,科技元素金融化,才能真正金融行业的根本性升级。

 

进入到金融科技时代,行业升级成为主流。如果仅仅只是借助科技的手段对金融行业进行表层改造的话,势必无法带来金融行业的蜕变,金融科技又有回归到互联网金融的危险。只有正视机遇与挑战,才能真正实现金融行业的蜕变,最终完成行业的再度升级与重生。


孟永辉
孟永辉,资深撰稿人。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i黑马、创业邦、亿欧网、投资界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10年,长期关注互联网研究。多篇文章在虎嗅、钛媒体、创业邦、亿欧网、i黑马、网易、新浪、搜狐等网站发表。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