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网贷行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以上海网贷行业为例

来源: 孟添 刘新宇 · 清华金融评论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网贷行业发展道路虽然曲折,代价沉重,但前途依旧是光明的。

2018年6月,上海陆续发生几起业内关注度较高的平台爆仓警方介入,同时全国网贷行业里出现中小平台盈利困难,行业景气度下滑、市场信心萎靡的状况。本文对当前上海网贷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北京、浙江、广东等省市的同业进行了比较,并对行业发展的趋势与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阐述与思考。建议政府相关部门:1、尽快明确监管细则和备案登记时间表,提振从业者和投资人对行业的信心。2、试点构建网贷平台清退机制,探索网贷平台理性退市通道。3、继续严格执行监管要求,对网贷平台进行分类管理与对待。4、加大自媒体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黑媒体”。5、增强正面引导,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6、积极开展借款者教育,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等行为。7、引导银行理性识别风险,在资金存管续约上不搞“一刀切”。8、继续支持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开展工作,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一、上海网贷行业6月情况分析 

1、与浙江、北京、广东数据对比 

据网贷之家不完全统计,2018年6月,全国共有80家平台停业或出现问题(问题平台63家、停业转型17家)。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停业及问题平台均为网贷平台,据不完全统计,63家问题平台中至少7家为非网贷平台,存在业务隐蔽性较强、信息高度不透明、资金流向不明和拥有大量线下理财公司等问题。从停业及问题平台主要地区分布看,信息汇总如下:

22127F2C9A674C5.png

2、上海问题平台分析 

根据信息汇总与分析,上海6月问题平台具有以下特征: 

1、从成立时间来看,问题平台运营时间大多在三年内,成立较晚,其中近半数成立时间在2016年8月24日之后。 

上海6月问题平台中17家成立时间在2014-2017年之间,占比89.47%;9家成立时间在2016年8月24日之后,占比47.36%。 

2016年8月24日之后新成立的网贷机构成为问题的高发地。此前出台的57号文(网贷整治办函(2017)57号《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已明确指出对于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立的网贷机构或新从事网络借贷业务的网贷机构,在本次网贷风险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各地的备案细则(或讨论稿)也都将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立的网贷机构排除在外,原则上不予备案登记。此类平台中问题平台高发。 

2、从存管银行来看,上海6月问题平台,多数未上线银行存管,合规进度缓慢。 

上海6月问题平台中有17家平台没有上线银行存管,占本月问题平台总数的89.47%。虽然从6月全国数据统计看,16.25%问题及停业平台上线银行存管,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也并非一定安全,但相对而言,上线银行存管能够有效实现资金隔离,避免平台直接触碰资金和杜绝资金池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平台的合规进度。 

3、从股东背景来看,停业及问题平台以民营草根平台为主,相对实力较弱,运营能力不足,难以承担不断上升的合规成本。 

上海6月问题平台中,18家为民营企业,1家为国资参股的平台。民营草根平台,相对实力较弱,运营能力有所欠缺,难以承担不断上升的合规和运营成本。 

4、从产品设计来看,多数主打活期产品,容易出现投资人集中挤兑而导致兑付困难。 

上海6月问题平台中,多数平台存在活期产品。该类网贷平台以“活期、灵活退出、超短期”等为宣传点,极易形成资金池。一旦行业或平台出现风险事件或负面舆情信息,极易引发投资人短期内大规集中挤兑,很容易出现兑付困难。7月初出现问题的在业内关注度颇高的浙江某平台也曾以活期产品著称。 

5、从平台获客来看,大多数平台长期通过高返获客,导致平台持续承担高额运营成本,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 

上海6月问题平台中,大部分平台虽然在普通投资人中缺乏知名度,但是在“羊毛党”中非常著名,都是高羊毛返利平台。比如某问题平台,从平台成立之初就一直以高羊毛返现,并且长期维持在30%左右。如果平台长期采用高返活动来提升平台人气,说明平台运营其实已不可持续,需要依靠“羊毛党”支撑,长久以往,平台很难承受如此高额的成本,资金链断裂是必然事件。 

二、6月份上海网贷问题平台数量在全国居前的原因分析 

对于6月份上海网贷问题平台数量在全国居前的情况,原因分析如下: 

1、受整体经济下行周期影响 

受整体经济下行周期影响,网贷行业坏账率升高,优质资产稀缺,平台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部分平台开始违规发布不实标的或通过关联方进行自融或类自融行为。从资金获取角度,投资人对于行业的信心有所下降,资金净流入困难,支出高额获客成本依然难以获得出借人和出借资金,行业出现“资金荒”。实际上,全国行业内普遍出现这样的情况。另外,从全国情况看,上市系等股东将股市、债市的风险传导到了网贷平台,进一步加剧了平台运营的风险和压力。但这一点在上海表现并不明显。 

2、各地对于平台监管力度不同,上海严格要求导致问题最先暴露 

“双降”(“双降”,即从业机构数量及业务规模的下降。)要求提出后,各地对于网贷平台监管力度有所差别,上海监管趋严,问题最先暴露。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北京、杭州等地区的多家头部网贷平台正在冲击上市或者已经上市。究其原因,很多平台在融资时是签了对赌协议的,平台交易量、利润、上市时间都会作为重要条件,一旦无法达到,是需要归还入股资金和利息的。因此自2017年8月4日“双降”要求提出后,这些平台不仅没有受到“双降”的影响,还在贷款余额方面实现了较大的增幅。其中,上市成功的平台还在资本市场获得了更多的资金储备,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抗风险能力。而上海地区,一直严格执行“双降”要求,导致上海地区网贷行业过去一年发展在规模上相较于其他省市有所受限。 

据网贷之家统计,从成交量上,2018年6月,上海地区同比增长-35.73%;从贷款余额上,上海同比增长仅为21.91%;从主要平台月待还金额对比上,相较于2017年6月,上海地区平台月待还金额将近半数出现负增长的情形,极少数出现超过50%以上增长的情形。上海的这些数据与网贷平台集聚的国内其它主要省市相比都是最低的。所以,上海受“双降”要求严格执行的影响,从而导致问题平台最早暴露。部分其它省市,由于监管相对宽松,类似问题可能延迟数月爆发。 

实际上,本文认为正是上海监管更严,那些积极认真按照上海地区168条合规指引坚持进行整改的网贷机构能够更好地处置与化解当前行业集中出现的风险,最终更可能成为这个行业中的“剩者”。 

三、行业发展趋势 

网贷行业发展趋势表现如下: 
1、出借人与借款人均大幅下降。据统计,2018年6月,当期出借人、借款人数量分别为470.41万人、779.65万人,环比分别下降6.61%、9.26%。尤其是6月出借人数量创近11月新低,较网贷行业最高值已经下降了13.87%,暴雷潮对出借人信心打击尤为明显。

E4128D3E02A1426.jpg

2017年1月-2018年6月网贷出借人与借款人变化 
数据来源:融360大数据研究院

2、资金净流入不容乐观。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全国6月份单月平台资金净流出的平台有179家;2018年上半年累计资金净流出的平台有173家。 

3、平台运营成本进一步上升。在新增用户减少、出借人大幅走低的情况下,部分平台不得不进行加息,尤其是对长期标进行加息,以缓解短期资金流压力。

6DC84FA1345F409.jpg

标的平均借款期限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融360大数据研究院

四、相关建议 

1、尽快明确监管细则和备案登记时间表,提振从业者和投资人对行业的信心。备案的延期有助于更好地消化违规业务,谨防风险在某一时间点集中爆发。但同时,备案延期时间未定、监管细则迟迟未发布,导致行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影响了行业从业者以及投资人对于行业健康发展的信心。因此,呼吁相关部门尽快明确监管细则和备案登记时间表,严格政策界限,明确时间节点,提振从业者和投资人对行业的信心,为行业健康发展指明具体的方向,推动行业市场出清、扶优抑劣、规范纠偏,确保监管的常态化,引导行业守住法律底线和政策红线,回归信息中介本质,坚持小额分散功能,定位线上经营模式,建立合理定价机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 

2、试点构建网贷平台清退机制,探索网贷平台理性退市通道。问题平台清退面临维稳压力大、社会关注度高、利益关系复杂等难题,现有清退模式存在时间周期长、透明度低等问题。如果没有完善的清退机制和配套方案,放任平台随意清退或待平台爆雷后再以公权力介入强制清退,势必留下大量隐患,投资人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平台员工情绪和就业得不到有效的安抚和安置,平台存量资产无法实现保值增值,容易引发次生危机。因此,为确保网贷平台理性退市,使网贷行业通过正常的新陈代谢而保持活力,建议试点构建网贷平台清退机制,出台关于平台清退机制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大体框架设想如下:(1)完善风险预警监测体系;(2)设立网贷平台业务清退办公室;(3)明确清退办公室启动清退程序;(4)清退办公室确定清退方案;(5)完善清退信息披露;(6)有序开展清退工作。试点网贷平台清退机制具体方案详见附件。 

3、严格执行监管要求,对网贷平台进行分类管理与对待。建议对于(1)一直以来积极按照上海地区168条合规指引要求进行整改;(2)已上线银行存管;(3)2016年8月24日前上线;(4)按照信息披露指引以及中互金协会和上海互金协会要求进行信息披露;(5)严格执行“双降”要求的运营平台,进行分类管理与对待,区别于其他合规进度缓慢甚至不开展合规工作的网贷平台。支持依法合规经营的平台健康发展,在行业中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态势。 

4、加大自媒体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黑媒体”。在网贷行业,自媒体发达,消息通过自媒体传递得更加迅速和广泛。自媒体提高了获取信息的效率和及时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不实信息传播和扩散的风险。就网贷行业而言,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存在着10余家“黑媒体”,为了获得流量、提高知名度和获得利润,黑化平台、捏造平台虚假和不实信息、传播和扩散谣言,抹黑了网贷行业的整体形象。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自媒体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黑媒体”虚假、不实宣传、传播和扩散谣言的行为,维护行业的健康形象。 

5、增强正面引导,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从投资人角度,相当部分投资者对于网贷行业缺少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再加上问题及停业平台的不断出现、黑媒体的黑化、不实宣传与谣言散播,导致投资者出现人心惶惶的情况,容易诱发集中兑付等进一步增加平台运营压力、降低行业信任和形象的不利后果。因此,有必要通过官方或半官方媒体,加强正面引导,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为行业注入更多正能量。引导投资者树立风险意识,对承诺高额收益、高额返利、透明度差、没有进行充分信息披露、无法获取底层资产的关键信息的平台保持高度警惕,避免被高收益蒙住双眼,做到理性投资、退出和维权。 

6、积极开展借款者教育,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等行为。从借款人角度,应正面宣传遵循契约精神,依法履约,遵守合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失信人数据库、加强司法协作、民事执行,形成失信联合惩戒。维护规范合同的存续效力,维护广大投资人及合法经营网贷机构的合法权益。 

7、引导银行理性识别风险,在网贷资金存管续约上不搞“一刀切”。近期网贷行业的风险集中爆发以及备案延期,部分银行面临难以判断平台优劣的困境,基于自身商誉的考虑,可能萌生退意。在目前情况下,如无法续约又没有其他银行愿意对接,对网贷平台而言,无疑是一纸死亡通知书。呼吁相关的监管部门能够帮助平台妥善解决银行存管难题,引导银行在资金存管续约问题上不搞“一刀切”,切勿给网贷行业“火中送炭”。 

8、继续支持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开展工作,发挥行业自律作用。继续支持行业协会等自律组织不断探索,健全完善会员单位分类管理、信息披露、良性退出、投资者教育保护等工作机制,切实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引导平台规范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最后,必须看到,网贷行业发展道路虽然曲折,代价沉重,但前途依旧是光明的。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与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对传统金融体系产生的积极的鲶鱼效应,其价值与意义不能被抹杀。现在应该是黎明破晓前的至暗时刻,行业在经历了此次洗牌,正本清源,良币驱逐劣币,有益于未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只要不忘初心,坚持不懈,拥抱监管,拥抱科技,练好内功,相信这个行业在不久的将来即会迎来真正的凤凰涅盘! 

(编辑:杨少康)

来源: 孟添 刘新宇 · 清华金融评论

莉莉财经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