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比特币交易全球占比不足5%,ICO最好的结局是纳入监管

来源: 金评媒   

金评媒报道:没有市场公共规则,所谓“创新”都是耍流氓。

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官方发布消息:按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总体安排,将再用1到2年时间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此次工作部署是“6.30”备案延期以来监管的首次发声。

会议公报显示,去年央行果断出手清理取缔新冒头的虚拟货币市场乱象,国内88家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和85家ICO平台全部实现无风险退出,持续管控相关活动变种风险,在国际上引领了虚拟货币监管取向。

目前,人民币比特币交易全球占比不足5%。

北京市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部主任、检察官姜淑珍认为,金融法律规范对金融新业态如互联网金融等规制相对滞后。在诸如“华强币”、“五行币”等以虚拟货币为噱头的违法犯罪活动中,代币的含义如何,具体以非法发行证券、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哪一种违法行为予以规制,尚缺乏执法规范。

姜淑珍建议,针对互联网金融、区块链等新业态中暴露的问题,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

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当前,全球有超过4000家金融科技公司,北美地区占比超过50%,其中支付、借贷和众筹、数据分析是最主要的子领域。2016年,中国科技交易的金额达到1.0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其次是美国为1.02万亿美元。

金融创新从技术路线看,呈现两个方向:一是由于技术冲击改造传统金融,所以传统金融呈现了线上化;二是一些科技企业原本不是做金融的,而现在进入了金融领域。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认为,金融与科技的融合是必然趋势,不可逆转。金融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改变金融体系,而且将对现有的监管方式构成了冲击。

“可以想象,如果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很轻松地绕开银行实现资金跨境流转。2017年6月美国公司Circle宣布推出免手续费的跨境转账业务,该服务使用区块链底层技术,允许用户实时相互转账,弱化甚至消除了银行在跨境收支中的中介作用,统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面临挑战。”

“与此同时,数字货币洗钱是潜在威胁——用各种token、虚拟币作为中介,先将汇款人所在地的法币转为代币,再在收款端将代币转为收款人所在地的法定货币,在事实上完成了跨境支付。”

ICO作为市场和科技创新带来的产物,在加快资本流动速度方面优势明显,但其存在的问题也同样不能否认。

“现在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严格说来只是交易系统的终端、接口,outlets,奥特莱斯,卖的都是过时的奢侈品,而它本身,它的商业模式,已经out了。”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交易所如果只干交易的事情,包括拉投资者,圈韭菜,迟早被人革命。”

有观点认为,当前,我国虚拟货币的法律基础还很不完备、相关监管条件也不完全具备,而且投资者还不成熟,难以辨别虚拟货币的风险,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虚拟货币投资者权利保护机制和风险教育机制以保障虚拟货币投资者的风险知情权和维权救济路径,同时虚拟货币的风险暴露会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并可能传染成为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为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当前禁止ICO和虚拟货币平台的交易是十分必要的。

另有观点认为,区块链和ICO本身都是好东西,是人类重大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对这一方兴未艾的事物,加入适当的监管是必要的;但我同样担心的是,在无知基础上的过度监管、乱监管。一刀切的粗暴监管方式,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投资人来说,都是一种潜在的大风险。

“ICO早晚会被纳入监管,这是最好的结局。如果监管机关集体嫌弃,我们不能排除ICO自生自灭走向刑事案件高发区的可能性。”有业内人士感叹。

(编辑:杨少康)

来源: 金评媒

财经互金新媒体
财经互金新媒体 专注网贷、区块链、第三方支付报道的互金系媒体。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