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数据、云计算:重塑金融产业的锋芒利刃

作者: 孟永辉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落幕让以智能科技、AI、大数据为代表的新科技开始备受关注,而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对于这些新科技的布局更是让其日渐成为未来的发展风口。

|孟永辉

智能科技的涌现、大数据风口的到来、生物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在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并开启了一个“互联网+”后时代发展的序幕。正如那个时候人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期待一样,人们对于这一波新科技同样给予了厚望,并试图通过新的技术来改变传统互联网时代无法解决的问题。互联网金融同样如此。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尽管实现了用户从线下向线上的迁移,但是金融本身的改变却很少,因此金融在于其他行业结合的过程当中同样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和痛点。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让我们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科技时代充满了希望,希望金融行业能够借此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让金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找到一条真正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新科技时代来临,金融行业的痛点有望破解

越来越多的迹象开始表明,后互联网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对于以AI、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新科技的布局更加加注了这种发展趋势,未来随着这种布局的深入,对金融行业产生影响将会是迟早的事。那么,在新科技时代来临之际,金融行业的哪些痛点有望得到破解呢?

金融行业的运作效率将会在本质上得到提升。金融行业的运作效率直接关系到其对于行业的促进作用能够得到发挥,而传统金融时代之所以会进入到互联网金融时代,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要提升金融行业的运作成本。传统条件下,我们融资的渠道可能仅仅只有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而且这些金融机构的审核机制相对较为严格,尽管这种机制能够控制金融风险,但是同样也造成了金融行业运作效率的下降。

进入到互联网金融时代之后,我们能够借助众筹、P2P等新型的金融产品来进行融资,这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多种融资的选择,而且能够提升融资效率,促进项目快速落地。以影视项目为例,传统情况下,我们的启动资金可能需要自己去筹措,而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讲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就导致了很多年轻的影视导演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实现电影梦想。

借助影视众筹则能够借助互联网端口的流量优势,通过将自己的项目构想进行曝光和披露,从而获得投资者的关注,从而能够从海量的用户当中获得投资者,从而破解影视项目启动之前的资金问题。以目前影视众筹做得比较成熟的聚米众筹为例,仅2016年一年就帮助88部网大、网剧项目成功众筹,成功众筹额度破亿元。这种融资的速度和效率相比传统金融运作逻辑提升了不少。

即将到来的新科技时代则能够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基础上,将金融行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因为借助大数据技术、AI技术、云计算技术,我们能够在项目上线之前就能够提前预知到项目的盈利情况、目标用户的情况、市场需求情况等,借助这种提前的研判,我们能够做到项目的精准运作,精准投资,而且能够减少项目盲目上线带来的风险,将金融行业的运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安全性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金融行业将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告别当下“两张皮”的状态。尽管当前互联网与金融产生了深度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金融的运作逻辑,但是金融与外部行业之间始终都是“两张皮”的状态,这就导致了金融发展的安全性不够,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脱轨的现象。P2P平台的跑路、校园信贷的乱象就是这种现象最为直接的表现。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在看待金融的时候仅仅只是将它看作金融而已,而没有将金融与行业之间进行深度联系。这就造成了尽管金融行业发展很多产品,人们的投资渠道也增加了很多,但是金融与人们的生活之间始终隔着一层皮,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随着新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紧密地与AI技术、智能科技、大数据等新科技粘连在一起,在这种背景下,金融与外部行业之间这种鸿沟将会逐步弥合。在新科技时代,我们的生活就是科技生活,金融变成了支持我们科技生活落地的血管和通道,我们与金融产生联系不再仅仅停留在投资理财上,商品购买、旅游出行等诸多环节都能够通过金融的形式进行展现,我们生活的过程就是一个金融参与其中的过程,这种深度融合无疑将会使金融与我们生活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不再是“两张皮”的状态。

以信贷为例,我们现在的信贷可能是基于个人的信用评级,而这些信用评级通常情况下是基于某个或者某几个维度进行评价的,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无法完整评估个人信用,最终将会给后续的成本回收带来一定的风险。

进入到新科技时代之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与金融行业联系在了一起,我们对于个人的信用评估也不再仅仅局限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而是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将个人在生活当中的每一个环节的数据都能够进行整合,再根据这些数据进行一个综合评估,这种多维度,多行业的信用评级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和完整,增加风控的效果,减少出险概率。

在兑付方面,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兑付可能依然是传统的兑付方式,而在新科技时代我们参与投资的过程就是一个兑付收益的过程。另外,收益的类型也不再仅仅局限在金钱方面,能够通过多种类型的收益来丰富收益的类型,从而让金融真正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基于金融的新技术或将衍生更多的产品类型。其实,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已经产生了很多基于金融的互联网产品,P2P、众筹、网络信贷等新型的金融产品都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产生的。进入到新科技时代,新科技与金融融合之后将会产生更多新的产品类型,大数据金融、智能支付金融等诸多新的金融产品将会涌现,从而将会丰富金融的产品类型。

同互联网金融时代出现的金融产品不同的是,新科技时代的金融产品不会有风控方面的问题,因为新科技时代出现的金融产品能够知道如何风控才能更加促进金融的良性发展,而不会出现互联网金融时代盲目地基于用户,而忽略了金融本身所导致的出险率较高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讲,新科技时代基于新技术产生的金融产品有些和区块链类似,它真正产生于金融本身,并能够从金融本身上打破传统金融的界限和范围,真正提升金融效率。因此,新科技时代的金融产品可能将会更加丰富我们对于金融的原有认知,从而打开我们对于新金融想象的空间。

金融更有金融味儿,新科技时代的金融将有哪些变化?

尽管互联网金融借着移动互联网的东风获得了海量的用户,并提升了金融行业的运作效率,但是对于金融本身的改变并不是很多,金融依然在按照金融的一套逻辑在运行,甚至介入互联网的因素之后,金融本身的甚至还由于加入了互联网元素之后出现了风险升高的情况。而从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到新科技时代之后,金融的发展将会规避这种问题,让金融行业更加具有金融味儿。

金融与科技的关系将会得到重塑。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与互联网的关系更像是一种简单的相加,互联网仅仅只是金融行业的一个线上渠道而已,金融本身并没有太多大的改善。而进入到新科技时代之后,特别金融与互联网一样演变成为一种基础设施之后,金融与科技的关系将不再仅仅只是一种相加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重新的糅合和重塑。

按照这样一种逻辑,传统时代金融的流程和环节可能会由于科技的加入而缩短或创新。比如,传统时代我们必须要进行的项目尽调和信用调查,可能会因为大数据与AI科技的加入而消失不见,他们将会变成了一个数字化的东西,而不是一个流程。即,我们通过查看一个整合出来的大数据就能够知道某人或某个项目的信用情况,而不会在经过一个过程,浪费太多的时间。

同时,新的科技也不再是金融获取用户的一个手段,因为用户已经深度科技化和生活化,用户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已经科技化和生活化,这样就不会再有流量势能,流量对于金融拓展线上用户的作用将会减弱,而新的科技只有真正改造金融本身才能获得发展,而不仅仅只是将新科技看作是一个流量入口或拓展渠道。

从简单相加到深度融合,金融与科技之间的关系重塑将会改变我们对于科技的认知,从根本上给金融带来突飞猛进的改变,而这种改变要想取得突破,必然是从金融行业本身改变上出现的。所以,基于金融本身的众多新型的金融产品或许将会成为未来新科技时代真正给整个行业带来发展的新的突破点。

金融的运行效率将会获得本质性的提升。尽管在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得到了提升,值得注意的是,一旦金融行业提速便会出现诸多问题。P2P平台、众筹平台、网络信贷轮番出现问题其实就是由于金融行业的提速造成了某些环节的缺失,最终导致了互联网的跟进速度无法与金融行业的运行速度相一致,从而导致了金融运行脱轨的情况。

而在新科技时代,由于智能科技、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的成熟,再加上这些技术是从金融本身着手对金融进行一些改善,所以,即使金融的运行速度加快,但是这些外部技术的发展能够与金融本身深度融合,而且能够跟得上金融运行的脚步,并不会出现金融行业脱轨的情况。

从用户投资开始,其实已经进入到了金融项目的兑付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兑付一定的收益给用户,这种根据不同的阶段进行兑付的模式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的满意度,而且能够促进金融行业的推进速度,真正从金融本身上来提升效率。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落幕让以智能科技、AI大数据为代表的新科技开始备受关注,而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对于这些新科技的布局更是让其日渐成为未来的发展风口。作为互联网时代改造并不太成功的行业,金融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随着新科技发展的逐步成熟,它与金融行业之间的关系或许将会得到重塑,而由此所引发的金融科技“真”发展或许将会成为金融行业下一个阶段的发展风口。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媒体人,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多年,长期关注行业研究。全网覆盖粉丝数20+。专栏覆盖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自媒体、百度百家、新浪看点、简书、知乎、UC、艾瑞网、界面、亿邦动力网等多家平台。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

(编辑:杨少康)

孟永辉
孟永辉,资深撰稿人。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i黑马、创业邦、亿欧网、投资界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10年,长期关注互联网研究。多篇文章在虎嗅、钛媒体、创业邦、亿欧网、i黑马、网易、新浪、搜狐等网站发表。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