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的P2P平台就能留下用户?

作者: 小刀马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市场普遍出现了加息行为,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券商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上升,新用户增速出现了下滑,也有考虑年中做个营销活动,吸引一下客户的想法。因此网贷平台的持续加息趋势有限,或许年中一过,“涨息”的行为也会销声匿迹。

在“618”期间,除了电商平台在搞活动,我们关注到很多P2P平台也在不停地搞活动,笔者的手机也收到了多条各个P2P平台的“红包”以及各种“变相加息”的“诱惑”,针对新用户的力度更大,很显然一方面P2P平台也希望能够搭上电商节的热络进行“自秀”一把,看能否网络一部分用户,或者拉回一部分老用户;另一方面P2P平台在市场资金荒的“压力”下,也渴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投资资金的青睐,从一个侧面也说明市场的资金荒或许的确存在,P2P平台的资金压力也是存在的。 

其实除了P2P平台,我们看到传统的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也一直在上调,包括余额宝在内的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以及上升到4%之上,这时候风险更大的P2P如果不上调自己的年化收益率的话,很难在市场形成必要的诱惑力。于是,为了吸引投资者,网贷平台不得不打起了加息牌。我们关注到,包括宜人贷、团贷网、积木盒子、捷越联合等在内的多家网贷平台均加入了加息行列。不过这些P2P平台的加息举措并非直接提升利率,而是普遍打着“福利回馈”、“额外加息”“红包”等名义。或许这种模式不是单一的整体加息,是通过一些活动或者激励机制来刺激新用户入场,或者老用户回归,对于整体加息的压力其实P2P网贷平台也在权衡,毕竟现在好的市场标的才是根本。 

市场普遍出现了加息行为,很大一个原因也是因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以及券商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上升,新用户增速出现了下滑,也有考虑年中做个营销活动,吸引一下客户的想法。因此网贷平台的持续加息趋势有限,或许年中一过,“涨息”的行为也会销声匿迹。当然,市场整体资金面偏紧还是短期内的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未来在一段时间内应该还有惯性继续延续下来,因此P2P平台的加息“压力”还是存在的,尤其是一旦央行开始加息,那么对于P2P网贷平台也会进入到一个新加息周期。 

来自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截至620日,网贷行业的综合收益率相比5月上升了5个基点,达9.26%。成交前100名的平台中,利率上升平台和利率下降平台数量基本对等。这也结束了持续6个月的网贷综合收益率下降态势。 

我们观察,近期P2P网贷平台的“升息”行为主要表现在:其一是资金面偏紧的压力。每年的年中市场都会出现资金面偏紧的状况,之前央行的不断举措,其实也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对于市场是不是能够完全“解渴”尚需观察。 

其二是P2P网贷平台由于年化收益率不断下调,对于用户的吸引力也在不断下降,这时候,需要借助一些激励手段来重新获得用户的青睐和垂青。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网贷平台的3月期理财产品平均年化收益7%左右,半年期8%左右,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吸引力。不过相比以前10几、20几的年化收益率已经今非昔比了。

其三是加息或许仅仅是短期行为。因为,持续加息预期的市场条件还不成熟。对于平台而言,寻找到优良的标的才是根本,毕竟用户的投资需要看到回报,更注重是风控的严格把握。如果资金得不到有效的管控,出现风险压力或者潜在的风控压力,那么投资者也是选择放弃的。 

其四是投资者的胃口也在不断地调整,一度时间网贷平台的高息,高年化收益率让投资者尝到了甜头,如今不断地下调,虽然很大一个原因是监管和规范之后的必然行为,也是风控的宿命之一。不过,投资资金向来是逐利的,如果利润不够,诱惑不够,那么他们会选择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方式。这也是迫使网贷平台不得不考虑是不是要进行加息。 

其五是除了加息之外,其实更多的增值服务也是关键。其他的增值服务是什么?我们看到很多P2P网贷平台都开始尝试进行向互金平台转移,加入了更多的“理财”模式,给投资者的选择更加多元和宽泛,这也是满足对不同收益需求以及对风险可承担范围(能力)的一种多元选择。对于平台来说,需要吸引到一定的用户群,才能更好地吸引优质标的,而用户的去留需要看平台的安全性、公开性、透明性,也要看安全、稳定、有序,在得不到更好标的的情况下,让资金不站岗,起码要超越一般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的驻留。 

其六是市场经过了不断地监管之后,投资者的思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市场的成本也在悄然增加,这制约着网贷平台的年化收益率不会增长太大,除非未来有央行的加息等刺激,才能形成一轮涨息潮吧?对于投资者来说,安全是根本,服务是其次,年化收益率当然越高越好,但一旦离谱,那么风险也就大了。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小刀马
长期专注IT发展,关注互联网金融演变,P2P网贷的积极参与者,中国资本市场的积极参与者。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