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难挡智能投顾的发展趋势

作者: 余丰慧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虽然调查显示在欧美有九成以上的人信不过智能投顾,但不可忽视的是智能投顾的发展速度已远远超出此前的预想,国内金融企业到了斥巨资投入研发人工智能金融的时候了。

目前,智能投顾在全球火热起来,特别是AlphaGo战胜中国围棋天才少年柯洁以后,人工智能似乎更加神乎其神了。人工智能打败人类后,社会纷纷猜测下一步极有可能开始入侵金融行业。其实,人工智能进入金融行业已经开始了。美欧、日本等金融机构纷纷采取量化机器计算技术做一些金融分析师等高端服务工作,已经在替代诸如股市、汇市、债市、保险理赔以及黄金市场的分析师工作。

智能投顾又称“机器人顾问”,最早起源于美国的Wealthfront和Betterment,指基于不同用户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求,通过自动化方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一般来说,智能投顾都能基于市场上行情的变化,自动为用户调仓,做买入卖出的操作,让资产配置保持在合适的比例中。

世界各大科技公司包括中国的BAT三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斥重金吸引数据科学家。可以说,在工业4.0时代的争夺中谁占领最少两大科技制高点,谁将彻底把握主动: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

然而,近日有声音说,你以为智能投顾在欧美很火?其实有九成以上的人信不过智能投顾,以此得出智能投顾发展路还很长的结论。当然这个结论没有错,但是却忘记了智能投顾是最终方向,而且比预想的速度要快这个大趋势。这个结论有点麻木一些金融企业,以及与之较劲抬杠的意思。

这个调查访问了15个欧美国家的1500人,有91%的人表示,不会让智能投顾独立管理运作;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表示,如果做决定前经过人类客户同意的话,他们也愿意试一试。

其实并不奇怪。人工智能特别是智能投顾刚刚兴起,市场肯定有一个认知的过程。就像美国的亚马逊,中国的阿里巴巴,在刚开始做电子商务时客户认可度是非常低的。在网上买东西?20年前基本像是天书啊。那时的客户认可度基本为零。而如今妇孺老幼皆知,都会在网络上购物消费。任何新事物,任何创新,都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都需要时间普及。

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包括智能投顾的发展,与民众、客户的认知多少、高低联系并不密切。智能投顾主要是金融企业研发的机器人分析师,与聘请的金融分析师一样,试图充当代替成本高、流动性大、难管理的高级人类金融分析师岗位,直接与公司关系密切。对于客户来说,人类分析师与机器分析师都是一样的,客户在乎的是公司给予的高回报分析,而不在乎是机器人还是人类分析师。

当然,智能投顾要想取信于民,必须拿出有说服力的事实或者业绩来证明自己。据来自美国与日本的消息,美国高盛等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对市场分析的准确率已经达到80%,日本也在70%以上。这个比例应该继续提高。如果AlphaGo能够战胜人类围棋,那么智能投顾代替人类分析师应该不在话下。如果金融业最高端岗位的金融分析师都能被机器人替代,那么金融业基本没有替代不了的位置。

有观点认为,智能投顾来到国内之后似乎水土不服,用户要不就是根本不愿意把钱交给智能投顾,要不就是交了之后总嫌弃它亏钱。所以,不少人认为,中国大多数人还没有资产配置的理念,因此智能投顾发展的土壤不足。这个说法似乎并不符合事实。既是有了智能投顾,也属于金融公司的。客户把理财资金是交给公司,而不是智能投顾。

这至少说明中国的智能投顾总体没有美国日本发达,民众理财投资观念总体保守,对创新性产品不敏感等。

提醒中国特别是中国企业在工业4.0时期,一定要抓住人工智能这个创新性技术。对于金融企业特别是国有金融来说,到了斥巨资投入研发人工智能金融的时候了。绝不能被眼前的欧美在内民众认可度低的假象所迷惑。在人工智能金融上普通民众的发言权并不大,也没有必要那么大。这就决定了对这种所谓“民意”不必在意、可以忽略不计。在人工智能上,奉行早期电影《红高粱》里的一句话: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金评媒独家,禁止转载。
余丰慧
经济学家,著名财经金融评论家,知名网评人,著名专栏作家。《互联网金融革命》一书作者,十几年来撰写经济金融文章上万篇。在全国各大城市、大专院校讲座上百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