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bor与贷款基础利率倒挂 短期流动性趋向收紧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如果银行间资金成本持续上升,未来会不会向信贷市场传导,那么对实体经济会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央行会不会后续提高基准利率?

5月22日,一年期shibor利率首超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后,23日shibor利率持续上行,差幅继续扩大。Shibor作为银行间资金拆借成本,LPR作为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二者利率出现“倒挂”,对银行应该是要命的一种现象,颇具信号意义。如果银行间资金成本持续上升,未来会不会向信贷市场传导,那么对实体经济会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央行会不会后续提高基准利率?

图片1.png

一年期利率“倒挂”,意味着什么?

LPR(贷款基础利率)于2013诞生,是基于报价行自主报出的最优贷款利率计算并发布的贷款市场参考利率。目前,LPR报价银行团由10家商业银行组成,也就是说,LPR是商业银行自己制定的,反映融资成本问题;SHIBOR是上海银行(601229)间市场同业拆解的资金成本,主要衡量货币市场资金的宽松程度,同时代表了银行负债端所需要支付的利息。

目前市场上一年期Shibor利率首次超过同期贷款基础利率,收益和成本出现倒挂,是不是说明银行间现在面临的入不敷出,资金面形势十分严峻?

首先,影响可能没有市场评估的那么严重。在银行负责体系中,银行存款的负债就占到60%,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负债仅占5%左右。在对其他存款性公司负债中,1年期期限负债的比例应该极少。在2016年发行的同业存单中,70%期限不超过6个月,因此大部分仍属于短期融资。因此Shibor 1Y应该不具备衡量银行负债成本的标杆性。

其次,虽然影响没那么严重,但是一年期货币市场和信贷市场“利率倒挂”的信号意义十分显著,未来不排除货币市场利率可能会慢慢传导到信贷市场。如果看市场整体贷款利率,最好还是看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实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已有所上升。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3月份,可全面反映市场整体贷款利率趋势的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53%,比上年12月上升0.26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23个百分点。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北京、深圳、广州等多地的银行已经全面取消利率优惠,实行按揭贷款的基准利率,即4.9%。而仅在三个月前,房贷利率仍有85折的消息。这其中,有不断升级的楼市大调控背景,也有公开市场利率快速上行的直接压力。除此,多家银行也提高了对公贷款价格,不过浮动幅度不大。一位城商行行长指出,“调得不多,象征性的”。

目前可以预期的是,当前的资金成本远未到顶点,银行负债端的资金成本还会不断攀升。

银行负债端资金成本为何还会攀升?

市场上看,除了一年期shibor利率持续走高,在5月19日国库定存中标利率也出现了持续的上浮(+30bp),背后都是银行负债荒的体现,也就是银行缺存款。未来随着监管的持续、即将来袭的MPA考核以及三万亿同业存单即将到期,同业存单难徐,短期内资金成本或继续攀升。

银行缺存款的主因还是在于银监会的强监管所致,同业业务受到压制。4月银监连续发文对过去快速发展的同业链条和各项套利行为加强监管,要求整治同业业务,在6号文中强调要控制同业业务增量,做实穿透管理,消化存量风险。连续发文后,4 月同业存单发行量快速回落。

图片2.png

近期,同业存单主要发行利率节节攀升,1个月以上的主要期限发行利率均创年初至今的新高;但认购需求较弱,实际发行量/计划发行量创低位。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同业存单已从供需两旺转向需求快速萎缩。商业银行为追求资金安全边际,宁愿竞标更高利率的国库现金定存,一方面为了迎接即将来袭的MPA考核,另一方面也是受趋严的同业负债监管所致。同业存单此前一度成为不少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负债端的主要来源,支撑其急速膨胀的资产规模。当监管为同业存单“降温”后,失去这一大负债端来源的众多银行不得不再次回归抢存款。

图片3.png

更值得关注的是,同业存单即将迎来集中到期的时间窗口。数据显示,同业存单5月到期量高达1.52万亿元,6月到期1.37万亿元,短期内共计3万亿的同业存单集中到期。同时,叠加季末时点临近,若不考虑央行操作,同业存单对市场短期利率和流动性的冲击值得警惕。

未来流动性如何评估?

从一季度以来,可以看出无论是信贷利率还是货币市场利率,变向来看都有一个缓慢走高的迹象,从公开市场加息,到国库定存利率的走高,到信贷利率的缓慢提升,目前央行可以运用的货币工具品种非常多,央行采取这种方式试水银行间市场对于利率的反应与敏感性,一步一步由点到面,有一个累计的过程,其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围绕美元加息展开的。

从近期美国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6月加息的概率仍是非常高的。若6月加息,对全球各大央行都给予加息的压力,并且不排除三四季度美国还有一次加息,如果不跟随美国利率走高,其余国家将面临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的风险,央行的种种行为可以说是提前演习的这样一种操作手法,采取少量的资金进行短期的加息,其实对整体的资金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信号意义十分显著,就是已经有苗头了。所以后续需积极关注央行释放的信号,无论是逆回购的数量或者MOM利率的动向,或者国库定存利率的调整,都有窗口指导的意义。

除了美联储加息,结合国内自身的去杠杆,以及二季末MPA考核来看,资金面不会乐观,但是也并不悲观。

有一个积极的信号,就是央行目前加大了短期资金的市场操作,更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自去年三季度以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通过“缩短放长”抬升资金成本,进而促使金融机构去杠杆。目前,这一局面已经出现了变化。今年以来,短期逆回购的比重逐月增加,7天期品种的比重已大幅上升至近八成,而28天期逆回购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从年初的30%以上,下降至4月的20%左右,而5月前半月的公开市场操作中,28天期品种的比重仅为6.3%。央行的市场操作转变成为“缩长放短”,将有利于稳定资金面及市场情绪,显示出在央行较缓收紧货币政策的同时,引导市场更加温和有序去杠杆的政策取向,又不至于引起市场的恐慌情绪,以达到安抚市场情绪的目的。

(编辑:郑惠敏)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任衡
现任聚爱财CEO,在美国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投资学家卢恩伯格教授,专门从事量化投资模型研究。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管理科学(金融方向)硕士学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