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处决时间已到,不合规的平台还能活吗?

作者: 森海   

年后P2P出现了一股降息寒流,气氛略紧张。前几天银监会正式下发P2P存管指引,是福不是祸啊,先来领悟一下政策精神。(认真脸)

之前就有很多小伙伴担心,给网贷平台的整改时间不多了,万一到期还不合规会怎样?关于这个问题,拓天速贷小拓给大家用了一整篇来做简要回答。

首先我们对这个整改期望不能太高,尽管像北京、厦门、广东的整改已经开始了。还记得几天前监管部门透露,广东地区没有一家平台是属于合规类平台。北京的监管部门也表示,几乎没有完全合规的平台。这个整改工作看起来很艰巨……

我整体的感觉就是监管政策对P2P相对宽容,毕竟监管部门不会苛求到让整个行业动荡,矫枉过正又何必。就拿这次的存管指引来说,留足了半年的缓冲期。它是继备案登记之后又一条比较细的规定,接下来这样的规范文件还陆续有来。无一例外都不会采取激烈手法,都是文明人。

试想一下,那些被淘汰的平台,可能还有投资人的资金在里面,这就涉及到怎么处理平台关闭后的善后工作,等于一个问题没解决,又制造了好几个问题。真到大限之期时可能会出现一波退出潮,但其实P2P平台的搭建成本并不高,等过了风声再卷土重来也不是不可能。

目前绝大部分平台基本是按兵不动的状态……但只要有那么一两家典型树起来了,不用银监会要求,市场压力也会倒闭平台整改。因为不合规的平台,投资人必定会大量减少。

《存管指引》的出台当然是好事,起码让整个行业有个整改的样本。

有这么几个亮点,划重点。(必考题)

首先,银行存管业务是硬性要求,这就意味着正规的网贷平台必须有银行存管,而银行为了保障自身声誉,会提高对p2p平台的审核门槛,是个双向考核的过程。

另外,一家平台只能选择一家银行进行存管,联合存管将彻底行不通了。

这是啥意思呢,有的平台打算脚踩两条船,同时认两家银行为干爸爸的,坚决不允许。银行虽然接受平台的委托,但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其实也是在告诉你风险自担,别指望银行帮你兜底。第二,再次强调平台要备案,已经上线了存管的要备案,没有备案的更要抓紧,也就是要三证(ICP备、ICP证、网安备案)齐全。第三,为平台提供资金存管服务的须是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这样的是不能接这类存管业务,P2P平台随便搞个小银行来为自己撑门面是不行了。

抱银行大腿可以,但不允许用存管银行做宣传。其实这主要是为银行减负,过度宣传银行存管,万一平台出事,不明真相的投资者可能要去银行闹。这不是为了共建和谐美好P2P圈生态嘛。

银行存管的作用,就是为P2P网络借贷平台开设资金存管账户,投资人资金与平台自有资金不再混在一起,平台不染指这个资金。一言以蔽之,就是让你投得更放心。但,风险并不会因此消失。只是跑路成本提高以及跑路难度加大了!

未来投资P2P还是要多从这几方面考量:

P2P平台的资金管理方式是要看的,可以着重了解平台是否已上线银行资金存管。未来可能要远离平台上线的活期产品,尽管这是很多人的大爱。事实就是说,平台含有活期产品那说明平台必定有资金池,要查的话一查一个准。

其次,就是要关注收益是否合理。P2P如果承诺过高收益,超过10%的都要警惕,这是生死问题,不容侥幸。对于那些鼓吹本息保障的平台,基本可以毙掉。监管政策明确规定P2P网贷平台只能做信息中介,不得承诺本息保障。

最后一点,就是看平台信息披露是否透明全面。通俗来说,就是你用一个平台的APP时体验好不好,看不看得懂,有没有存疑的地方。只有信息对称了,才能够客观判断平台风险。

你搞不清的,往往就是上不了台面的。接下来,就各凭实力理财,其实还挺公平。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森海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