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发展回归正常 大学生信用安全教育亟待加强

   

近日,各地陆续进入“两会”时间,多地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对“校园贷”问题表示关切。然而,近期媒体调查发现,随着监管加强,校园网贷风险正在逐步解除,发展回归正常,但同时,校园金融信用安全知识教育亟需加强。

重庆市政协委员李耀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他发现校园贷能帮助大学生创业、助学,在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理财意识方面,也有积极意义,但一些放贷机构对逾期不能还款的学生,采取恐吓、威逼、打骂、公开裸照等恶劣的手段进行催债,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影响到高校的正常教育和秩序,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他建议相关部门一定要切实规范校园贷,严厉打击放贷机构非法收贷,这样才能使它朝好的趋势发展。

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湖南省政协委员金继承也建议,要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校园贷。如,应规定贷款平台或贷款人的充分告知义务;不得超过一定的利息水平,不可变相高利贷;要求贷款机构进行联网审查,不得让学生同时在多家平台贷款。

此外,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1月12日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也提及校园贷,指示要加强网络借贷平台监管,防止电信网络诈骗的黑手伸向高校贫困生;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也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表示要认真研究校园贷引发的新问题。

实际上,在多方关注下,校园贷风险正在逐步解除。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之前在校园里经常可见的贷款小广告已经很少见了,校园代理也不再活跃。

“目前整个校园贷市场发展正常,监管的出手十分及时。‘裸条’等极端情况其实已经十分少见。”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同时,南方都市报民调中心近日所做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尽管校园贷外部环境在强监管下趋于好转,不良平台正在远离校园,但大学生的金融信用知识依然非常薄弱,亟待加强。

在对广州市内17所高校855名学生进行随机街头拦截调查后,南都民调中心发现,近四成受访者使用过校园借贷产品,其中蚂蚁花呗的渗透率最高,京东白条和分期乐次之。

受访者使用校园借贷产品的用途主要是应对及改善大学生活以及提升自我。其中,购买数码产品、服饰、美妆产品等,占53.27%;基本生活支出、娱乐支出(如旅游、打游戏、聚会等)以及基本学业支出,比例分别为36.01%、23.81%、13.39%。此外,还有受访者使用校园借贷产品进行投资理财、校园创业、考证培训等。调查中,有广东财经大学的受访者表示,身边有一些大三、大四的同学用借贷产品创业,多是在校内或校外开一些小吃店或饮品店,其中有人借了十万元,最后连本带利赚了五六万元。

此外,七成受访者听过校园“裸贷”事件,但受访者普遍认为大学生应为自己的行为负首要责任;六成受访者不清楚借贷的金融风险和法律风险,九成受访者不清楚高利贷的判定标准。


依凡
黄依凡,金评媒记者。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