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低迷下的机会:智能清收会是互联网金融下一个独角兽?

作者: 超先声   

当潮水散去,沙滩上布满了没穿泳裤的人。

陷入困境的侨兴集团就是没穿泳裤的人,2014年12月其两家下属公司发布的公司债券,正在面临违约风险,担保方浙江财险和发布平台招财宝,都在经历一场炼狱。

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已经两年,经济高涨时扩张的公司和个人,正在经历收缩的阵痛,也必将产生大量的坏账。

对债务缠身的公司和个人来说,这是一场噩梦;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就是一场盛宴。

1、不良资产的大生意

2016年,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拿下了深圳等多地的地王,被质疑为推高房价的推手,信达公司什么来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了解决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呆坏账,引入国际管理模式,将优质资产打包上市,中央政府分别成立了信达、东方、华融和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承接四大行剥离出来的不良资产。

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完几十万亿的不良资产后,本身也成长为巨无霸。

除了这四家公司,国家发放了四批18家各省级不良资产处置牌照。拥有牌照的公司可以批量从金融公司拿到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的处置,是一个巨鳄共舞的大生意。

中国不良资产可根据产生的源头分为银行贷款、传统民间贷款、应收账款及新兴的P2P等类别,不良资产规模与贷款余额成正比。

2016年6月末,银行类最大贷款余额有101.5万亿,2016年第二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1%,银行类不良资产为1.84万亿元。

这块大生意是国企和拥有牌照企业的领地,旁人不许踏足,但另外一块也是诱人的蛋糕。

截止到2016年10月底,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住户部门的短期消费贷款余额达到46474.51亿元,再加上主要的非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平台的贷款余额约3000亿,也就是我国当前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约为5万亿元人民币。

而这些消费金融,违约率要远高于银行不良贷款。

经过近三年的爆发,P2P公司超过2000家,消费金融公司也诞生了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趣分期、分期乐等一批消费金融公司。

随着经济的下行,消费金融公司的坏账率一直在上升,几万亿的市场,总需要下游的链条来对接。

消费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理和清收服务,将成为诞生下一个互联网金融独角兽的地方。

2、用滴滴模式改变清收

消费金融清收前景美好,而现状却很惨淡。

清收服务商诞生于2000年以后的信用卡疯狂增长期的信用卡大量坏账。

近几年伴随着消费金融、P2P网贷等新金融业态兴起,经济低迷下的坏账率增高,清收服务商被推至风口,诞生了几百家独立第三方清收公司。

但由于清收公司的低调性,很多清收公司均为线下公司,且较为分散,其数据及发展情况难以获得,故清收服务O2O平台应势而生。

清收业务一直处在灰色地带,最近的裸条事件更是耸人听闻。

传统上,“暴力清收”跟黑社会的关系不可名说,互联网金融到来后,泼油漆变成了收集裸照。

既然滴滴改变了用车市场,互联网能不能改变这个清收行业呢?

3、技术的力量

消费金融的无担保不良资产,不像传统银行一样,它的体量很小,规模庞大,清收的成本非常高。

比如一些校园贷,消费贷款的额度只有三五千,如果动用线下的清收人员,甚至不能覆盖人力成本。

在这个时候,互联网的渠道以及大数据的应用,就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这个行业链条并不复杂,前景清晰,清收行业互联网化,会随着时间推移,诞生一家巨无霸来。

4、清收的悖论

只有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清收行业才会迎来大爆发。

这种逆周期的行业,表面上看起来很嗜血,但其实是整个社会不可缺少的链条。

一旦社会上清收大爆发,那肯定是发生了系统性的风险。

金融危机导致客户失业,房贷车贷和消费贷款都没了着落。

但是不良资产的处置,包括最后的个人破产,都是一种挤脓包的行为,看似在做脏累活,但实际上盘活了资产,增加了资金流通效率,可促使金融危机尽早过去。

如果没有清收队伍,坏账就会一直卡着,不会收回也不会破产,拖延下去降低社会的效率,只能延长危机的时间。

一个健康的金融链条,需要银行、资本市场和保险公司,也需要像琢磨鸟一样的清收机构,清收机构的效率提高,也能提高整个金融链条的运行效率。

从这个角度说,互联网改造后的清收链条,能加速资本的流通效率,也能在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迅速啄去毒瘤和坏账。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超先声
记者王超,专注科技和互联网报道。微信公号超先声(chao-xiansheng)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