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线下消费金融发展要解决的三个难题

作者: 老猫   

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这边互联网金融因监管细则的出台逐渐走向平静,那边消费金融行业又热闹了起来,不少P2P平台也在向消费金融过渡。平台在转型,逼着网贷专栏作家也跟着转型,今后,老猫我将会在专栏文章中加入不少消费金融行业的内容。

一般来说,老猫列举的主要是线下的消费金融公司,那些掌握着线上大量流量的巨头,如阿里京东,人家是来改变规则的,我们做好小学生就可以了。 

首当其冲,牌照难搞

别看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闹的挺凶的,但排除掉因为业务经营所需要的电信牌照外,互金行业并没有一个行业特有的牌照准入。支付牌照、借贷牌照、小贷牌照好像都沾了一点,但是如果按照监管要求仅起到“信息中介”作用的话,这些牌照又都不是必须的了。

但消费金融行业就不同了,这个行业是实打实的有消费金融牌照的,目前共有17家获得了这个消费金融牌照。虽然比较令人尴尬的是,很多目前比较知名的消费金融公司,包括不少地区性银行开设的消费金融公司,目前都属于“无牌经营”,但银监会如果真的监管起来,真的是一打一个准。

 a93c3edb7a1386e6-1.jpg

17家获得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

不过老猫认为,消费金融牌照的放松是大势所趋。倒不是因为越来越多的P2P平台“下海”,而是因为被称为“正规军”的银行业,尤其是地区性银行正在跑步进场。仅仅2016年11月,就有包括上海银行、华夏银行和江苏银行在内的五家银行宣布成立消费金融公司,不少地区性的银行把消费金融作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增长点,而银行方面在资金来源、消费场景等方面,也确有自己一定的优势。所以,预计2017年,消费金融牌照的发放有进一步放松的趋势。

任重道远,品牌建设

如果说到P2P平台,即便不是业内人士,恐怕也能说出陆金所、拍拍贷、人人贷等几个名字,那消费金融品牌呢?或许稍微有些了解的人会说出个捷信,恐怕也仅限于此了。

实际上从2013年,银监会修订完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开始算起,消费金融行业也走过了近四年的时间,同期的互金行业,早就完成了一波从大起到大落的波澜壮阔的生命周期了,为何消费金融行业还是不温不火呢?

首先是前期有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本身经营状况就不甚理想,直到随着京东白条、阿里花呗教育了一大批消费者,消费金融行业才红火了起来,而等到线下的消费金融品牌想发力的时候,却发现市场份额已经被线上的巨头们争抢的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线下消费金融公司的渠道被合作商家牢牢把控着。目前线下渠道主要是商家和消费金融公司签订协议,当消费者在商家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与消费金融公司签订分期协议,然后由消费金融公司向商家垫付商品或服务的全价,并支付商家返点。可以看到在整个流程中,无论是消费场景还是产品或服务本身都在商家的掌控之中,消费者往往只能被动选择商家所推荐的消费金融品牌,造成了各消费金融品牌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和物力去和较大的商家搞好关系,以此来获取市场份额。

最后是很简单的一点,P2P是让你赚钱的,而消费金融行业是让你花钱的,赚钱的让客户尝到了甜头自然就会口口相传,而花钱的,尤其的每个月还得提醒你还债,多少都让人有点排斥的心里。

消费金融行业的品牌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如何从寻找消费者变成让消费者主动选择你的品牌,无论对于后来者还是先行者,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破局难题,重复消费

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他们都掌控了大量的线上流量,自建商城里品目繁多的商品保证了用户具有反复多次消费的理由。

然而线下消费金融公司重复消费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了。据老猫和一位消费金融行业内的朋友交流来看,消费金融行业的重复消费率普遍很低,一般在5%-8%之间。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线下的消费金融公司以3C产品的分期作为主力,而3C产品价格较高且更换频次较低;另一方面在于线下消费金融公司的利率与线上相比毫无优势,造成了不少消费者纷纷转为使用线上分期产品。并且线下渠道还存在不少恶意套现的行为,更加加重了线下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负担。

通过提升存量客户的活跃度,如设置“老带新”的活动;开发新的高净值、重复消费频次高的产品,如旅游分期产品;加强异业合作等方式,可以缓解这一问题。目前几个行业领先的消费金融公司的存量客户普遍达到了百万级,这是一片有待发掘的金矿。

现在我们还可以说消费金融行业依然属于一篇蓝海,不过随着P2P平台的陆续加入,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也来争抢蛋糕,市场上的客户份额将被挖掘殆尽,获客成本也将随之水涨船高。当然,2017年我们还暂时看不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但真正优秀的公司,往往在浪潮到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如何在客户资源被挖掘殆尽前开拓新的渠道,让存量客户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能解决好这个问题,将是最终决定谁能笑傲消费金融行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老猫
基层文字工作者,互金行业观察者, 微信号: cjcwj123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