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蓝海和死海的距离仅一步之遥?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拉动消费和消费升级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消费金融的发展备受瞩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随着金融科技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电商巨头等纷纷将目光转向消费金融,消费金融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新风口,新蓝海。

在连续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规范健康发展一直是消费金融的主旋律,消费金融更是成为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经济引擎。

消费金融迎来发展机遇

从市场层面来讲,需求决定市场,需求决定供给。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贷款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手机数码和家电贷款份额明显增高,特别是一些小金额但市场用量非常大的数码、手机、家用电气类明显提高,消费引擎作用愈发明显。

从政策层面来讲,今年718日,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鼓励消费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合作,以促进传统金融业务和服务转型升级。3月份央行、银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第一条就提出“推进消费金融公司设立常态化”,意味着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队伍将越来越扩大。

从技术层面来讲,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消费金融市场火爆正在倒推整个金融市场的变革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科技,不仅降低了服务门槛,提高了业务效率,而且极大地的增强了对风险的管理能力,使消费金融产业链发展更加清楚。

所以过去的一年,在政策支持、技术革新的助推下,中国消费金融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产业链参与主体日益丰富和多彩,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互联网企业、智库公司等纷纷参与消费金融战局,在各自优势细分领域承担重要角色。

消费金融面临挑战巨大

费金融到底有多火,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在2015年达到250亿元,比2014年多增长142亿元,预计今年将达680亿元。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经历一番快速增长之后迎来了行业监管,市场上不再以追逐平台交易数据和交易规模为荣,而是转向了获取优质的资产。消费金融成为企业寻求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各路资金纷纷开始布局。

那么,目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整体环境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么样的呢?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此表示,第一,消费金融差异化、细分化,竞争日趋激烈,应用场景决定成长空间。第二,消费金融将在产品、服务及风险管理方面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度融合。第三,信用体系建设水平将决定消费金融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未来小额信用的甄别非常重要,各类信用平台不断增多,通过各类渠道进行数据采集,进行信用分析,形成大的信用体系平台,这是非常重要的。

但现实中消费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品结构同质化严重、消费金融产品提供主体比较为单一、消费金融体系建设不足,消费金融发展并不平衡。

消费金融监管细则需加快出台

消费金融市场对于出现的问题该采取什么对策:郭田勇指出,首先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从消费金融公司开始,除了房贷之外,消费金融被启用。但经过七八年的发展以后,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问题是发展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消费金融未来是一片蓝海,空间非常大。现在进入机构非常多,蓝海变成了红海,因为机构很多,拼杀比较激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机构一定要理性经营,同时辅之以有效的监管非常必要,否则红海会变成死海,整个市场就没有前景了。

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SO马骏对此则坦言,第一,监管,加快出台细分业态监管细则,第二,政策,加大财税发展。第三,机制,构建多元化行业发展,第四,发展,促进行业安全健康。第五,利益,不牺牲弱势群体利益。

网贷天下副总裁曹瑞建议说:监管体系不完善,意味着很多不公平;商业模式意味需要去探索和创新,需要对行业摸底;反欺诈,就是因为数据来源的问题和没有完全打通的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最重要的是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没有实现多元化,筹措能力相对较弱,会限制自身在行业的发展。

消费金融有三个驱动方式:最早是资金驱动,金融机构有钱,有钱去放给消费金融贷款,所以最早都是持牌金融机构做得比较多。二是场景驱动,尤其是具有互联网场景的机构开始大规模做消费金融,因为可以快速获得客户。同时在这个基础上,现在也开始有新的一类机构,既没有场景优势,也没有资金优势,开始有了技术优势,以技术驱动的消费金融开始发展起来了。

过去10年是电商发展的10年,未来10年是消费升级的10年。2016年更是互联网消费金融快速爆发的一年,随着监管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型消费金融。在消费金融市场垂直细分的精细化运作下,大数据、场景、风控和征信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同时,我国消费力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只有新金融生态圈中所有企业和群体共同努力、合作共赢,才会推动消费金融更快更好地发展。

秦楠楠
金评媒记者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