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注册用户数高能说明什么?

作者: Kangaroo   

前天接触一个投资人,当然不是投资网贷的,姑且称之为C女士。C女士是典型的上班族,但是对于理财这一块没啥概念,办理多张信用卡日常使用,闲钱除了放在银行活期就是躺在马云爸爸的余额宝里。其实身边这样的人还不少。作为网贷从业人员,笔者肯定要去兜售一番“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和“资金贬值猛于虎”这类理财鸡汤。

也许是做理财的和卖保险的一样声誉不佳的缘故,人家一直心不在焉,倒是P2P这个行业引起了C女士的兴趣,当然主要是因为堪比高利贷一样的收益。在笔者打开了几家代表性平台的官网向她展示时,首先让她惊叹的是首页那些耀眼的数字,什么累计投资***亿。累计为用户赚取**亿,注册人数****万。果然亮闪闪的数字貌似更加博眼球。由于C女士是做餐饮服务的,对于用户量这个指标格外关注,随后她说“这么大的注册量不得赚发了!这个公司应该不错吧”,笔者无奈地说没披露不大清楚但是行业内盈利的不多,人家是一脸的错愕。

相信稍微有点网贷常识的投资人都会知道,平台的注册量跟平台实力、是否盈利没多大关系,更不是判断平台是否可投的依据。只是一些缺乏判断能力的小白用户,比如某些老年人,可能会掉进这个坑。就像依据获奖、上电视、明星代言、公司环境、员工形象等这些外在的因素判断平台好坏是否可靠一样,小白投资人由于缺乏对行业的整体认知、缺乏必要的分析能力,往往对这些外部感官刺激性的信息更加敏感,容易做出很多不理性的决定以致遭受资金损失。笔者常常说,投资理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花费一番苦功夫不能获得较稳定的收益。想想那些扎入股市的资深投机客哪一个不是经历过看盘盯的眼花、财务报表看得头晕、收益震荡到心悸才慢慢找到一些基本的投资方法。网贷投资这一行虽然不如股市那般难以捉摸,风险也较低、收益基本稳定,但同样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去学习行业知识、锻炼投资方法,毕竟网贷行业平台数量堪比我大A股上市公司数量,开展的业务众多、各种包装粉饰也大行其道、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各种内斗较量也不逊于股市。要想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生存,没一招半式还真混不下去,何况投资理财原理是相通的,投资网贷的人很大可能也涉及其他风险水平的投资项目,在其他投资领域同样需要付出。

扯远了,回到这个网贷平台注册量的问题上。平台注册量是一个平台推广营销、品牌影响力的直接体现,与平台的资产质量、风控水平以及保障兜底能力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行业内数字粉饰一直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在数字上注水来营造一种人气高、大众认可的印象也是某些平台惯常做法。由于不少平台没有按例披露运营数据的习惯,投资人确实没法判断平台的真实注册量。对于某些与网贷第三方进行数据对接的平台,可以查看相关数据披露。对于已经披露注册数据和发布运营月报半年报的,投资人可以根据平台推广信息与注册量变动情况对比印证,还可以查看发发标量和实际投资人数量估算。实际上,根据某些平台的实际情况来看,活跃投资人和借款人达到注册量的1/10已经不错了,有的甚至仅1/100。投资融资总体来看毕竟是低频行为,用户一般不会像吃饭穿衣那样天天操作,而且用户粘性和忠诚度不高,所以平台要想方设法拉新促活、搞各种活动来做用户运营,这样也才会在注册量和投资额等数据上好看,拿到好的估值。

当然,平台的面纱很快会被揭开。随着10月28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正式发布《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个体网络借贷》标准,信息披露获得了行业统一的披露准则。《标准》定义并规范了96项信息披露指标,其中强制性披露指标共65项、鼓励性披露指标共31项。平台融资人总数和投资人总数成为必要的披露信息。而且随着将来律师、会计师、审计部门的介入,数据将更有可信度。在信息披露指引发布满月之际,网贷之家发布《50家互金协会会员单位信披报告》,报告综合50家样本平台、全部96项指标信息披露情况来看,无一平台信息透明度合格,P2P行业的透明化运营之路并不好走。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Kangaroo
众易贷品牌运营,关注金融和科技互联网的那些人与事,(ID:moyuerfinance)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