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股东“骗术”狂敛财富 不思经营只捞钱现象屡现

作者: 森海   

由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资本市场制度体系欠完善,种种漏洞给了“资本狂人”们可乘之机。尽管近几年情况有所收敛,但还是有个别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多种渠道从上市公司非法敛财,“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前段时间,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就判决了一起相关案件,揭露了“资本狂人”成清波的“资本骗术”,这给资本市场治理带来了诸多启示。维护资本市场“三公原则”,尤其是重视保护广大中小股东的权利和利益,防止大股东肆意套现、从上市公司敛财“掏空”行为,成为业界一致的呼声。

十余年“掏空”五家上市公司 聚敛巨额财富

用十余年时间成功控制着五家上市公司,并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凭借着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俨然成为一位“资本狂人”,这就是“中技系”的控制人成清波。“中技系”特指资本市场上以“深圳中技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组成的松散集团。

在成清波的运作下,“中技系”十年间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ST成城、博元投资(已退市)等五家上市公司,并通过违规挪用上市公司资产、高溢价注入劣质资产等方式,从上市公司聚敛巨额财富,将上市公司完完全全“掏空”。

然而,随着多元化经营的摊子越铺越大,“中技系”资金链的压力与日俱增,成清波也只好铤而走险。2014年6月,成清波因向579名不特定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共计11.24亿元,涉嫌非法集资而被警方带走调查。今年3月17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成清波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中技系”的敛财手法也有规律可循—首先通过购买法人股方式进入上市公司,并稍后高价套现;控制上市公司后,一方面将旗下劣质资产高溢价注入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将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违规转移至自己名下。

公开资料显示,成清波发家于法人股买卖,即低价收购法人股(往往是国有企业持有的法人股),时机成熟时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或高价转让给第三方。例如,2002年到2003年,成清波以每股不到3元的价格,陆续收购了物华股份(现ST成城)接近30%的股份,等到该公司实施股权分置改革后,成清波以超过每股8元的价格套现。

此外,成清波更擅长的是资本运作的腾挪之术,其将劣质资产做高评估价值,高溢价装入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达到风险转嫁以及为自己的关联公司“解套”之用,或通过关联交易将控制的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低价出售,从而“掏空”公司。

此类“把戏”屡试不爽,资产重组、塑造概念、炒高股价,进而套现……“中技系”的股票都曾在市场上闪耀一时,被视为“妖股”。“中技系”大赚了一笔,但其涉足后的上市公司却囊中羞涩、江河日下,由于经营状况不佳,成城股份、国恒铁路、国创能源、博元投资等相继“披星戴帽”,甚至退市转板。

资金链断裂相关公司“一地鸡毛”

2008年12月,当时的成城股份发布公告称,将向控股股东深圳中技集团定向发行股份购买有关资产。成清波苦于深中技没有“像样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于是去美国收购了THC煤炭公司100%股权。同时,“中技系”控制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国创能源(即ST国创,现为*ST新亿)也推进重组,购买THC煤矿,并将其作为优质资产注入国创能源,并拟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集配套资金,用于支付收购款项。

为了给成城股份和国创能源定增项目募集资金,“中技系”便借助上海优道公司作为融资平台,优道公司先后设立上海乾灏投资管理中心等六家有限合伙企业,每家合伙企业对应一个或一个系列的项目(产品),以认购上述有限合伙公司份额的方式实现募资的目的。上海优道公司招募了大量金融产品销售队伍,伪造成理财产品并对外销售,而所募资金最终转移至成清波处。

成清波的“把戏”并非个案,目前还有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一己私利,运用各种手段“掏空”上市公司。

防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 业界建议应“内外兼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近几年来,证监会、交易所加大了监管执法力度,部分大股东控制并“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有所收敛,但仍屡见不鲜,其手段越来越隐蔽。部分控股股东将上市公司作为圈钱工具,将上市公司的资金据为己有,并通过关联交易、担保等手段侵犯上市公司利益,造成了一些上市公司无法正常经营,甚至使上市公司沦为空壳,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对中国股市的制度完善和健全形成直接挑战。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立坚建议,防范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可以“内外兼治”。内部应继续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和规范运作水平,强化内部监督制衡机制。当下不少民营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今后要逐步改变这种股权结构,建立多个大股东并存的股权制衡结构,这样大股东之间能够互相监督、互相制约,避免某些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发生。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森海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