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行 年终将临能否翻身?

来源: 金融时报   

融360近日发布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0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67%,预期收益率比上个月微增0.01个百分点。其中,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15%,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20%,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9%。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10月份产品收益率有所微增,但不能改变当前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整体下滑的态势,眼下年终即将到来,收益仍难言逆转。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体下行的通道中,部分产品仍展示了极强的吸引力,相对的投资机会并非完全泯灭。

整体下行趋势难言逆转

自2014年初开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进入下行通道。2015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多次双降促使利率大幅下滑,市场流动性较为宽裕。同时,“资产荒”的情况愈演愈烈,优质资产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资产端压力倍增,传导至产品端便表现出收益率明显下滑的情况。

今年以来,由于大环境回暖表现仍不够明显且监管趋严,可投项目范围进一步明确,一些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式与投向遭到禁止。专家认为,在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已成为一个长期趋势。

“近年来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下滑,主要还是受各类底层金融资产收益率持续下滑的影响。各底层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全面下降,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无法找到高收益率的资产,理财的收益率也因此下滑。今年年初至今,各项资产收益率已经经历了一个全面下滑的阶段,虽然在今年二季度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收益率有所反弹,但未能维持下去。因此,总体来说,2016年银行理财高收益资产难寻,理财收益率继续下滑,但下滑空间有限。”普益标准研究员林富美表示。

“基于目前的情况,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处于持续下行的通道中。不过,不同类型的产品仍然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部分产品仍然展示了极强的吸引力,相对的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并非完全泯灭。”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认为。

非保本产品收益下滑明显

虽然整体来看,银行理财收益率表现出了长期下滑的趋势,但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在大的下行通道中仍然呈现出极为不同的表现。

据普益标准统计,目前,保本类理财产品占总数量的30%左右,非保本理财产品仍是主流。2016年下半年,两类产品的收益率走势呈现出较大的差别:保本类理财产品虽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小幅震荡表现,但收益率却没有出现明显的下滑;非保本理财产品则表现出了极为明显的向下趋势,整体下滑幅度在0.15个百分点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保本类理财产品的稳定表现,与其整体较低的收益有一定的关系。同时,由于今年债市较优异的表现,也对保本类产品的收益率形成了较好的托底效应。而非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下滑的背后展现的是监管趋严的背景下,资产端收益的持续下滑。另外,近期爆出的《关于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通知》可能使得非保本理财业务作为表外业务的优势下降,促使未来保本类理财产品与非保本理财产品收益率差距进一步缩小,最终导致整体平均收益率下滑。

由于非保本理财产品下滑表现较为明显,魏骥遥建议,投资者可以选择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将收益率锁定在较高的位置。而对于保本类理财产品,由于收益率表现较为稳定且整体收益率较低,选择期限较短的产品为资产保值,追求更高的流动性以等候新的投资机遇出现,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长期限产品波动较大

非保本与保本类理财产品均表现出长期限产品收益率波动明显大于短期限产品的现象。普益标准数据显示,相对一年期以下产品,一年期以上产品波动极为剧烈,在三季度峰值为4.45%,谷值为4.05%,差值达0.4个百分点。

专家认为,这种波动剧烈的情况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方面,长期限理财产品发行量较少,导致这类产品平均值易受到个别异常值影响;另一方面,长期限产品由于收益率锁定难度较大、投资标的差异较大等问题促使定价较为困难,再加上产品发行频率低、发行数量少等原因,最终导致整体收益率波动显得更为剧烈。

“虽然长期限产品波动剧烈,但理财产品与股票不一样,其收益率提前锁定,且在产品运行期间不会变动,属于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因此收益率的剧烈波动并不会影响已购买的理财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在不同时期买入不同的长期理财产品收益可能就会相差不少,因此在选择长期限理财产品的时候,对市场上产品信息的掌握就显得极为关键,可能导致最终收益相差50个BP以上。当然,目前市场上长期限产品较少,部分产品还有较多的限制,因此该类机会较难获取。”魏骥遥认为。

来源: 金融时报

爱财经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