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云平台,金融科技走入行业B端

作者: 陈凯   

月初,京东金融发布了资产证券化云平台服务的战略,通过云平台将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SPV、征信、审计以及后续资本对接服务统一整合在京东金融的资产证券化云平台上,这也是国内第一个通过云平台的方式来整合传统的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商。

对于资产证券化,相对很多互联网金融用户都不会很陌生,也许你日常在阿里或者京东上购买的商品采用消费分期付款的账期资金都有可能成为互联网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入池资产。特别是最开始发行的阿里小贷和京东白条的资产证券化,通过设立一个流动的证券化产品池来进行基于电商消费资产的证券化运作,对京东和阿里的信贷规模杠杆的放大起到了很不错的作用。

而这次京东金融在已有的京东白条和京东保理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上联合合作方开发的资产证券化云平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东西呢?对资产证券化的行业推动会有怎样的影响?或许可以先来看下国内资产证券化的背景。

首先,证券化是非常注重信用评价和基础资产的信用衍生能力的。国内的证券化产品在金融危机之前曾经有过阶段性的推广,但后期由于考虑风险而被叫停。2013年开始,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脚步的开启,互联网金融等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开始不断成为监管层风险容忍度范围之内可以允许的金融创新行为。期间,包括阿里巴巴以小贷资产作为证券化的基础产品也获准发行,此后包括证券、银行、租赁公司以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和信用评级机构对资产证券化也都抱有很大的期望。

虽然近几年资产证券化有逐步放开,并在传统金融机构内部产生了一定的示范效应,很多有稳定现金流的应收赃款类和租赁类,甚至是银行贷款都成为了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但是在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内部,出于风险和行业稳定性考虑,能够获准发行证券化产品的平台就很少。目前也就只有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宜人贷和分期乐分别发行过资产证券化产品,资产来源为小贷、白条、个人借款等场景化的融资和消费金融需求。

也就是说,在业内还有绝大多数的平台是很难享受到资产证券化的这种具体产品和业务优惠的,因为平台规模小,品牌影响力还不大,或者风控体系还难以达到可以发行证券化产品的稳定状态,最为关键的是评级还没有达到和传统金融机构一样的安全和稳健级别。相比而言,像蚂蚁和京东金融这样的互联网金融服务集团,包括美国上市的宜人贷,之所以能够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化产品,最为本质的因素是自身建立了一套长期运营和测试之后比较稳健的风控体系和信用管理流程,可以保障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这样一来,国内很多平台存在的证券化需求和国内较为严格的证券化产品审核和发行机制之间就存在了一个很明显的供需差,如果有平台可以将自身较为成熟的证券化产品开发体系做成一个标准化的体系,开放给更多的平台和需求方,那么也就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平台可以通过蚂蚁或者京东这样的标准化平台来实现证券化需求。

从金融科技的角度来说,京东金融的资产证券化云平台服务本质是在自身的业务熟悉度和科技助力手段基础上,建立了一个集合产品审核、征信、评级以及其他业务周边相关资源方引入的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通过集成化的证券化要素组合来给未来需要证券化的中小平台提供更多的便利。ABS云平台的一整套业务体系将能覆券商、信托、基金子公司、评级、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为它们提供更好的工具和服务,来促进ABS产品发行效率、提升服务标准,以及降低服务成本。

这其实是一种B端的金融科技服务。和C端服务的个性化、强场景和服务效率不同,B端的服务其实更为强调一种风险管理和技术提升能力,另外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是B端的金融科技服务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将很多已经比较成熟的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信用、风险和管理搭配的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外溢和价值服务。类似于资产证券化云平台,就是将证券化的产品需求做成一个标准化的对外服务窗口,而后对接各种B端机构。

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性而言,这也是国内互金产业从C端逐步向B端过渡的一个表现,因为在利率市场化的后期,市场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开始逐年下降,而最后比拼的核心竞争能力就是后端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其他金融科技手段,通过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来获得用户的青睐。而这种资产证券化云平台的服务,其实也是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征信和资源整合的优势,将互联网线上的资产包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入到传统的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衍生行为之中。

对于目前的金融科技发展趋势而言,更多像是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做业务对接和整合,并在过程中逐步找到可以有效管理互联网金融内部体系与外部对接的一些更为高效的方式,而这些方式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的证券化业务流程而言,不论是交易成本,信息透明度以及压力测试的及时性,都会有较大的提高和完善。

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入,未来互联网金融产业也必须要找到一种独特的,具有互联网特色的金融化路径,这次的资产证券化云平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自身的数据、技术和用户行为分析,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等技术来建立以科技为核心属性的金融衍生服务体系。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禁止转载。
陈凯
专注大数据,互联网金融,P2P,信用建设,金融脱媒等。微信公众号:samchenkai。从事金融前沿研究和分析工作,主要立足于互联网和银行、电商分析,擅长财经和IT互联网综合,涉猎于互联网金融。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