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永辉,治不好名创优品的「病」

作者: 孟永辉   

 

当胖东来爆改永辉超市的余波尚未平息,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的消息,再度见诸报端。

 

之于胖东来而言,爆改永辉的成功,让外界看到了胖东来本身的经营模式存在着的巨大优势,之于名创优品而言,收购永辉,似乎更像是一场噩梦的开始。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的消息被公开之后,其股价开始一路走低上,看出些许端倪。

 

外界对于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之所以不看好,并不是因为永辉超市是一个「鸡肋」,而是在于名创优品在收购永辉超市的问题上所暴露出来困扰自身发展的更大的问题和弊端。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胖东来在爆改永辉超市之后,赢得的一片叫好声中,较为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如果我们将胖东来爆改永辉超市,看成是一种胖东来向永辉超市的「输血」,那么,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则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叶国富试图通过收购永辉超市来为名创优品「输血」。

 

对于业已走入到发展瓶颈期的名创优品来讲,如果收购永辉超市难以起到一定的效果,那么,收购永辉,非但不会成为名创优品的一个新起点,反而还会成为其再度陷入到新的滑铁卢的开始。

 

弄清楚胖东来与名创优品牵手永辉超市缘何会引发外界完全不一样的表现和反应的内在原因,或许我们才能真正明白名创优品缘何会收购永辉,我们才能真正知道叶国富究竟想要通过收购永辉超市达成怎样的效果。

 

流量困境,依然是名创优品收购永辉的原始动力

 

名创优品之所以会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抓住了互联网这一波流量的红利。

 

无论是遍地开花的名创优品店,还是花样频出的名创优品营销战,无一不是其对于流量进行偏执追求的直接体现。

 

说到底,无论是线下的门店,还是线上的营销,名创优品都有一个目标,即,尽可能多地获取流量。

 

不得不说,凭借着这样一种方式,名创优品的确走出了一条相对较为快速的发展道路。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以流量为准绳,那么,名创优品的发展模式,仅仅只是一个互联网模式的翻版,并未真正改变零售本身。

 

于是,当流量无法再给名创优品带来新的想象空间,特别是名创优品在获取新流量的问题上面临越来越多的困境和难题的时候,原来的发展模式,便开始遭遇到新的问题和挑战。

 

对于名创优品来讲,自然是明白这一点的。

 

只有获得新的流量入口,不断地用新的流量来填补名创优品的原有流量的空缺,才能真正让名创优品走出当下的发展困境。

 

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候,名创优品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永辉超市的身上。

 

同名创优品的客户群体以及产品形态相对单一和较为局限不同,永辉超市的客户群体以及产品品类则丰富了许多。

 

如果能够通过收购永辉超市让名创优品获得一个全新的流量入口,对于它来讲,不得不说,是一件大好事。

 

这其实是与胖东来爆改永辉,其实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胖东来爆改永辉,更多地是对永辉超市在经营模式上进行深度改造,从而起到了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效果。

 

而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则是更多地因为流量起意,它并不会给永辉超市代表本质性的改变,反而还会从永辉超市身上获得新的流量。

 

或许正是因为市场看到了名创优品这一动作背后的流量逻辑,因此,当有关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的消息发布之后,名创优品的股价,出现了暴跌的情况。

 

投资者,并不买账。

 

迷恋资本,让名创优品无法彻底走出困境

 

名创优品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与资本同频共振的发展史。

 

资本,在名创优品的发展过程当中所扮演着的重要角色,让开店狂人叶国富简单地认为,只需要借助资本的运作,只需要延续以往的发展模式,便可以治好今天名创优品的「病」。

 

事实上,这是一种大错特错的表现。

 

纵然是在资本充沛的年代里,仅仅只是依靠资本运作的方式来复活一家公司,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况且是在资本红利业已落幕的年代里,仅仅只是依靠资本运作的方式,想要治好名创优品的病,同样是不切实际的表现。

 

然而,对于资本的无限迷恋,最终还是让它走到了自己曾经走过的熟悉的道路上。

 

的确,通过收购永辉超市,名创优品获得了永辉超市的近千家门店。

 

然而,如果仅仅只是规模上的增长,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永辉超市本身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那么,这近千家门店,非但无法给名创优品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甚至还成为名创优品陷入到更大的滑铁卢的败笔。

 

我们都知道,一场以聚焦主业,剪去不必要的枝干的新发展浪潮,正在各色玩家们的身上上演着。

 

在互联网领域,我们看到了阿里巴巴开始出售其在资本红利期的劣质资产;

 

在房地产领域,我们看到了万达开始实现轻资产化的运营。

 

说到底,一场告别以往激进的,以资本为主导的规模化发展模式的新变革,正在各色玩家们的身上上演着。

 

对于名创优品来讲,它真正思考的,不是如何去改变自身在以往的模式之下所累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反而继续固执地延续以往以资本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此举,非但无法成为名创优品的解药,甚至还有可能将名创优品带入到新困局的毒药。

 

丧失产品力,必然让名创优品不再「优品」

 

在名创优品的名字里,我们看到了「优品」的字眼,但是,名创优品真的成为了「优品」的代言人了吗?

 

很显然,没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名创优品想要成为优品,但却没有真正做到优品,才是导致它之所以会陷入到当下一种发展困境的关键所在。

 

对于名创优品来讲,如何提升自身的产品力,如何用较具优势的产品力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而非仅仅只是一味地搞营销,但是,真正解决当下它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的关键所在。

 

按照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的话说,「相信他对于零售的判断,相信他对于零售发展趋势的判断。」

 

然而,我们要问的是,在零售行业的发展,愈发讲究产品力,愈发讲究供应链优势的今天,名创优品缘何会更多地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下游的营销端,而完全没有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上游的产品端和供应链端呢?

 

哪怕是给上游的产品端和供应链端带来了一丁点的改变,也算是呢!

 

拿此番名创优品收割永辉超市为例,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究竟是看准了永辉超市的近千家门店呢?还是名创优品究竟会像胖东来那样可以给永辉超市带来一场爆改呢?

 

很显然,答案是前者。

 

既然答案是前者,那么,这一次动作真正能够解决名创优品的困境和难题吗?

 

很显然是不能的。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当名创优品宣布收购永辉超市的消息发布之后,其股价开始一路走低。

 

事实上,现在的零售行业,正在发生一次全新的变革。

 

无论是线上的电商玩家们来讲,还是线下的零售玩家们来讲,无一不再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上游的产品端和供应链端。

 

无论是以阿里、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玩家们通过数字赋能、AI赋能去改造上游产业端和供应端,还是以山姆会员店、开市客为代表的线下零售玩家们不断地打造和强化自身的供应链,我们都可以看出,零售,早已不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场所和平台,而是变成了一个与上游产业端深度结合在一起的存在。

 

说到底,产品力,才是决定线上和线下的零售玩家们未来的关键点。

 

对于产品力存在着巨大短板的名创优品来讲,真正思考的,不是优化自身产品能力和供应能力的问题,反而还沉迷于规模增长,反而还沉迷于下游的销售端,反而还执着于资本至上的发展模式。

 

这,非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名创优品的问题,甚至还将会把拖入到更深的泥潭里。

 

结语

 

收购永辉,并不能治好名创优品的「病」,甚至还将会把名创优品的发展带入到新的困境之中。

 

这是名创优品收购永辉超市的消息发布之后,市场投资者之所以会对其并不看好的关键原因所在。

 

对于成长于资本和流量红利期的名创优品来讲,或许需要的并不是对于以往业已约定俗成的发展模式的固执地坚守,而是更多地需要看到当下线上和线下零售行业,乃至更大的行业里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嬗变。

 

如果名创优品对于正在发生着的这一切熟视无睹,而仅仅只是一味固执地坚持,那么,它非但无法找到医治自身顽疾的解药,甚至还会错失新的发展机遇,将自身的发展带入到更大的困境之中。


孟永辉
孟永辉,资深撰稿人。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i黑马、创业邦、亿欧网、投资界专栏作者。从事互联网10年,长期关注互联网研究。多篇文章在虎嗅、钛媒体、创业邦、亿欧网、i黑马、网易、新浪、搜狐等网站发表。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