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洲埠丨雕梁绣柱,镂花垂落礼序间
无雕不成屋,有雕斯为贵。
中国建筑之美,在于雕梁画栋、恢弘大气的皇室之美;在于曲折幽深、素净淡雅的园林之美;在于青砖灰瓦、雕刻精美的民宅之美。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随处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国意蕴的画卷。而在雕刻工艺中的垂花柱,是中式户牖之美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垂花,又称垂桶、悬钟、垂莲柱,施用于传统建筑中不落地的檐柱之柱头。这种柱又称垂花柱,即在伸出的梁枋之间加一段瓜柱,瓜柱下端制作成垂花柱头。柱头雕刻、装饰的图案千姿百态,采用花鸟纹饰,宫灯形、花兰形、还有莲花座等图案,清代常采用人物、仙道图案雕刻。与上部的枋头雕饰、两侧的雀替以及后排梁枋之下的丁栱雕饰相配合,用垂莲柱出挑屋檐,占天不占地,节约用地,亦可取得美轮美奂的装饰效果。
在宋元符三年(1100年)成书的宋营造法式上就有数处提到“虚柱”,而且有“虚柱莲华蓬五层”的条目。这是佛帐的做法,属于雕木作,表明宋代垂莲柱的做法已很通行,故它的形成可能更早于宋代。山西侯马董氏墓出土的金代墓中有砖雕的外檐装修形象,上部的垂莲柱造型已很成熟,。从全国各地住宅的大门上看,使用垂莲柱的极为普遍,如四川的“龙门”,闽南住宅的大门都有明显的垂莲柱,江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的住宅也有用砖雕做出带有垂莲柱形象的门罩,可以说用垂莲柱展深门的檐下空间或装饰门的出檐是中国建筑中的一种习见做法。
垂花柱在不同院落往往应用不同的规模和形制,题材、雕工、材质以及用色的使用都会相应成趣,借物托情,表达院主人对自然之物亲近和崇拜的生命意识,同时,垂花柱的造型样式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成为门第高低的身份代表,同时也寄寓主人家兴旺通达、子孙康泰的精神追求。
中国横琴香洲埠,所用木雕皆由东阳木匠手工刻雕,数月成一挂落,数月成一门楼,如悬于门楼之下的垂花柱,采用莲花座造型图案,与两侧的雀替、梁枋之上的铜雕相配合,打造大气雍容的门庭之美。
在中国传统四合院建筑中,二门屋顶的出檐是由梁枋支撑,其中一种做法是在梁柱间使用了悬柱。这个极富装饰的地方被称为垂花门,也称中门。垂花门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即民间所说的“一宅分为两院”。它将四合院的院落分为里外两个部分。里面一部分为正方形院落,而外面一部分分为一东西长、南北狭的长条形院落。在古代建筑中,垂花门还有更广泛的使用意义。
其一具有极强的点景及装饰作用。如颐和园是在真山真水的环境中建造的,非常讲究建筑形式与所处环境的谐调相宜。因此园内四合院建筑的门都采用了外观形式既庄严又活泼的一殿一卷式垂花门。
其二以建筑等级、分隔内外空间。中国古代建筑等级要求非常严格,不能随便逾越。垂花门属于小式建筑,建筑等级不高,所以通常不能作为重要建筑的正门,多数作为园内点景建筑的院门出现,关闭这道门后,就将院落与外界分割开来,行成了院内相对独立的空间。
其三,是起到障景的作用和安全缜密的功能。我国造园艺术上讲究遮挡,由于垂花门建在院落中轴线上,正对着院落的正房,因此在建筑构造上也进行了调整。在垂花门的两个后檐柱之间建有一道门,称为"屏门"。顾名思义,屏门是起屏风作用的门,其作用主要是遮挡外人的视线,使之不能对院内的情况和景色一览无余,由此增强了院内的隐秘性,也为外人增加了神秘感。
近年来,垂花门和用垂莲柱方式形成出入口或门面日渐增多,大有走红之势。香洲埠所用垂花柱,也不仅仅局限于门厅之上,而更多的强调垂花柱对于建筑美感的装饰作用。如屋檐之下,边廊之上随处可见,多形态垂花柱的运用将中式装饰细节展现的淋漓尽致,极具美感的雕刻技艺融入了非遗匠人数月心血,从而得以让每一座院子各具细节、各有千秋。
垂花之美,美于匠心,古老传承,坚守如一。古老的营造法式,承载着古代工匠的精工之美。中国横琴香洲埠,以136席国粹级四合院落,融汇晋派、徽派、川派、海派、岭南五大中国传统建筑流派,融汇石雕、木雕、砖雕、铜雕、灰塑五大营造技法,再现古建筑装饰巅峰。其中所包含的木雕精髓,不仅局限于垂花挂落更彰显于136院的每一处细节中,值得你亲临品味!
香洲埠•预约热线:0756-2899999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