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大学生遭遇金融诈骗 伴财学堂副院长苏秦呼吁提高警惕

近日,微博钱包发布《当代大学生金融欺诈图鉴》,报告基于全国高校2000多份学生问卷调研及访谈与微博平台大学生金融欺诈数据统计得出,呈现出当代大学生金融行为理念和金融欺诈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有47.4%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或同学遭遇过金融诈骗,其中有超过20%的大学生曾被骗金额达到2000-5000元。

1.jpg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群体成为金融诈骗的高发区。在各种场景中,网络诱导投资、注销校园贷、信用卡、网贷套现、网络刷单等兼职诈骗的场景位居前列,而伴随交友频率的增加,网络社交诈骗、短视频诈骗占比也在逐渐增高。有受访者甚至表示,自己曾不止一次遭遇“花式诈骗”:第一次是不法分子盗取其微信账号冒充熟人借钱,第二次是朋友账号被盗后骗其帮忙充话费,最近一次则是不法分子以个人征信有不良记录为由,要求登陆某“金融服务平台”更改相关信息,对方能够准确报出身份证号和所在大学,实在令人防不胜防。

2.jpg

一系列数据和场景反映出,社交平台和电话短信是大学生最容易遭遇诈骗的平台,而且随着诈骗场景不断增加,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和识别金融风险的能力也需要与时俱进。尔湾科技财经研究院院长、伴财学堂副院长苏秦建议,加强金融防骗意识,提升财商素养应该从学生抓起,美国、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财商课程起步比我们早很多,而且已经从国家层面推行儿童财商知识普惠。而目前,国内不少大学在校生对财商的认知还是一片空白。

同时,有人认为金融诈骗和学历有必然联系,学历高的人不会遭遇金融诈骗。但《大学生金融反欺诈调研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却显示,遭遇金融诈骗的大学生群体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中受骗占比分别为60%和59%;在读本科生群体中,遭遇诈骗的比例分别为46%;本科以下学历(大专生、高职生为主)群体中,遭遇诈骗的比例为52%和36%。可见金融反诈防骗需要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不是学历高的人就能够识别出所有诈骗套路。

虽然我国财商知识普惠进程起步较晚,但可喜的是,有85.3%的被调查大学生中表示愿意参与各种金融知识和反诈相关培训。只是现阶段渠道比较单一,知识获取过程相对碎片化,多数通过学校老师、媒体报道、公益广告获取投资知识和防骗技巧。

建立“无诈校园”,需要校内校外多方共同发力。作为专注于财商知识分享的服务平台,伴财学堂始终致力于帮助用户提升财商素养,在伴财学堂副院长苏秦的带领下,课研团队精心打磨了一套集金融知识、金融防骗等内容于一体的财商知识内容体系,并且通过轻松易懂的教学模式,更高效的帮助用户提高金融安全意识。在课程设置上,伴财学堂充分考虑到0基础用户的学习体验,设立了《小白训练营》基础理论与训练课程,由浅入深的激发和引导用户建立财商思维,而直播教学、课程回放、社区授课、课前课后练习的方式,也便于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展开财商素养的学习和训练。

从金融知识普及月的设立,到11月1日《个人信息保护法》启动实施,金融防诈防骗已经成为全民运动。而伴财学堂也一直站在全民反诈的前沿,充分发挥自己普及财商知识的能力,大力推行防诈防骗宣传教育活动,帮助更多人规避金融诈骗陷阱,全面提高风险意识和防骗意识。

(原标题:近半大学生遭遇金融诈骗 伴财学堂副院长苏秦呼吁提高警惕)

(责任编辑:潘双婷_ND2358)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企业信息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扫码或搜索 "JPMMedia"
    关注金评媒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金融媒体 | www.jpm.cn 关于金评媒 加入我们 订阅 官方微博